上面很多回答都是基于对于古典哲学的看法,我说一点新的东西吧。
首先,哲学就是哲学史,所以谈到哲学,必然要言及其历史。西方哲学史的脉络,看似繁杂,其实还算清晰。就前现代来说,它主要来源于希腊传统+希伯来传统+罗马传统。希腊这边,产生了对事物本质思考的“形而上学”传统、自然哲学传统,希伯来那边呢,就是基督教传统,罗马这边呢,则是政治哲学的继承和发展。这三大思想传统的互动直到蛮族入侵,一直是西方的主流。
到了中世纪,哲学思考的问题则由教父哲学(认为信仰比理性重要)逐渐转移到经院哲学(理性和信仰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然后就是启蒙哲学,理性主义这一套。
一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理性”为基础的哲学一直都是大传统,西方科学的核心就是理性,政治哲学的核心,还是理性。
直到尼***提出了“非理性”的思想,这个传统才有所动摇。
尼***:
这个时候,我们才说,对于西方的主流思想,才有了“反思”——反思自己所在的主流,不是那么容易的。
后来又出了胡塞尔,他提出的“现象学”,对以往哲学的理性思潮又作了更严格的审思。下面是胡塞尔:
而当代的西方哲学(就是现在活着的还能被称为哲学家的人研究的哲学),则从语言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这一块,发展出了分析哲学这一大传统;从现象学那边,发展出了“现象学—诠释学”。
1.先说是什么。哲学根本的目的是解释一切。追求宇宙万物存在的状态和本质,找到人类可以自处和延续的根本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之苦。这也是我所接受的所谓哲学的共通之处。叫智慧之学,圣人之学,大概没有太大不了的问题。
2.所谓东西方哲学之别,不知道,不敢妄断,更不该轻断。但是我的态度是都应该了解,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
大神很多,都有一家之言。但是否足以论断东西之别,不知道。该不该说出见解?该。关键是怎么说。为了避免偏颇,不一盲引众盲,铁口直断还是存疑?相信有担当的学者应该斟酌。
哲学类典籍浩大简深。当今中国人号称五千年文化传统,可惜绝大多数人并无缘分真正钻研。在少部分的一系之学者之间又门户各异,正所谓名可名非常名,语言能解释问题,也能制造麻烦。加之话语权之争。真相之辩就越来越嘈杂。所谓光辉传统常流于口头,真相不明确成了常态。
身为中国人,不明白西方哲学不能算罪过,最多算是眼界不宽。但是如果不大概了解儒释道之学,而妄谈西方哲学如何先进,被一个哲学之名捆绑住思维,不亦遗憾乎?!
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周易,黄帝内经,加上天官,阴阳五行,数术之学,可以说传统经学的阅历非常难以集于一人之身,又加上佛家典籍,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难以精通。
西方哲学与神学都非常需要了解研究。
之所以产生当今世界的繁荣,数理化学生物学是先锋。而哲学与神学是基础土壤,同样在影响人类的走向,甚至将决定人类的存亡。
面临抉择与迷茫是人类的常态,哲学与神学就是人类在这种常态下的建树与取舍。
争论不会停止,因为新的分歧总会出现。人类能否进步,取决于能否找到恰当的方式来讨论问题和包容彼此。
哲学是人类文明对思想本源的求索,希望通过拨开一切现象的迷障,进入一种澄明之境。
中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是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而西方哲学讲究天人二分。
所以中国的释、道、儒注重内修,通过内化、自明来破解迷障,进行性命、道德修养。进而提高认识,厘清宇宙、世界潜在的运行规律。最后佛家进入无人无我的虚无之境,道家进入天人之际的白日飞升,儒家达成心外无物,都是是一种自觉的内修。
西方是通过宗教的约束来向外求,因为他的天人二分思维,导致了他比较注重法制、契约这种外在的约束力。包括宗教的最高追求也是在神的指导下功利性的达到一种目标,比如***教的最高境界就是进入窄门,是一种外在的诱导、胁迫性追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