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的书籍,除了正统的二十五史外,还有很多可读性很强的书籍,如《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历史深处的民国》等等。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十册,从春秋到清末讲诉中国三千年的历史。这套书的写作初衷,就是要让历史像故事一样好看!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接收最多的信息,用最轻松的方式了解最有趣的历史,一边读故事,一边学知识、借鉴古人智慧,破解今人的疑问。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风格新颖、内容丰富有趣,它兼具《史记》和《资治通鉴》之美,既有断代史之人物生动、故事饱满,又有通史之脉络清晰、高屋建瓴。
《历史深处的民国》
《历史深处的民国》这套书详细的记载1840年到1945年这一百年的历史,作者在精研民国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史实的严谨态度创作,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行笔,全新讲述了1840~1945这百年间的一些我们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事……
读书必读史,因为读历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知道历史的兴衰;可以看清历史人物的得失,可以学习古人的人生智慧。
读史使人明智,一本优秀的历史书,能带我们进入浩浩荡荡的历史情景之中,推荐如下几本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说到历史,首推黄仁宇和他的大历史观,就不得不再次来推荐《万历十五年》了。这是一本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知名度的书,甚至可以说在国际上更加有名。英文原本推出后,美国多所大学都作为教科书,而反观中国大学基本不读书,心中不免悲凉。
黄仁宇其他的书也都值得一读,《中国大历史》、《黄河依旧绕青山》等等。
关于历史,关于政治制度,精华研究和成果几乎都在民国,这些著作都是干货,需要静下心来研读,注意我用的是研读,不是读。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
中国头号大右派章伯钧之女章诒和回忆往事,此书被禁。
费正清《观察中国》
看到费正清,稍微关注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人这个书的分量,无需多说。另外,有条件的可以看看剑桥系列。
谢谢邀请。
想要了解中国历史,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读正史。中国的正史以二十四史为要,如果可以读文言文的话,尽量读原著。 如果觉得读原著有困难,可以读文白对译的版本,但是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文白对译的史书,点校、翻译良莠不齐,所以选择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出版社。
一般商务印书馆、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几大出版社的品质相对比较有保障。版本以外,可以选一下译者,那种治学严谨而不是为追求速度草草了事的大家,在翻译品质上更有保障。
如果没有时间读那么多史书,一本《资治通鉴》足矣,这是一本通史。至于断代史,或者有人推荐《史记》,个人不太赞成,《史记》可以当做文学作品来读,当做史料的话,作者太爱憎分明,略失客观公允。或者说,可以选后代人编的前代史,但也不可全信,比如《明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再如果觉得自己语言修养还不够,可以看一下《上下五千年》,个人觉得这类书有点像通俗读本,用作史料来读略有欠缺。
当然了,我们还可以去读一下野史,野史有客观的,也有主观倾向性很强的,大多有种漫说的意味,所以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史实的甄别。
读史使人睿智,多读书,尤其是读史书,可以以前人、前事为鉴。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社会兴替最好的镜子,书籍是最好的“明镜”我推荐以下十本书。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历史。
第一、《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二、《上下五千年》
第三、《国史大纲》
第四、《全球通史》
第五、《万历十五年》
第六、《中国大历史》
第七、《罗马帝国衰亡史》
第八、《人类简史》
第九、《东晋门阀政治》
历史书籍可以分为很多种。一手的历史书,可以看《左传》,二十四史(至少可以看看其中的《史记》、《汉书》)。不耐烦看文言繁体,也可以看翻译过的白话文版;一手历史书还包括各朝代的历史笔记,都是一条一条的史事,当然有很多不一定真实,如《世说新语》、《涑水记闻》、《明季南北略》;
二手历史书,属于作者从大量历史题材中搜集整理进行再加工出来的,最著名的是《资治通鉴》、《中国通史》、《国史大观》,也包括《明朝那些事儿》;
第三类是历史小说,以真实历史事实为背景或依据,刻画历史人物。这一类比较多,例如:《李自成》、《大秦帝国》、《康熙大帝》、《雍正皇帝》。这些书看下来,也可以对那一段历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第四类是历史演义,这类书基本只是拿历史当背景,大格局没有错,其中的历史细节就错得离谱,不能当真,比如:《三国演义》、《岳飞传》、《封神演义》;第五类是历史研究类,专门探讨历史中一些不确定或历史表述不完整、有分歧的问题,这一类就不举例了。
1.但丁——《神曲》: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作者通过与地狱、炼狱以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2.薄伽丘——《十日谈》:该作讲述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瘟疫流行,10名男女在乡村一所别墅里避难。他们终日游玩欢宴,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共住了10天讲了百个故事,这些故事批判天主教会,嘲笑教会传授黑暗和罪恶,赞美爱情是才华和高尚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无情暴露和鞭挞封建贵族的堕落和***,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3.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戏剧讲述了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哈姆雷特的父亲,篡取了王位,并娶了国王的遗孀乔特鲁德;哈姆雷特王子因此为父王向叔叔复仇。
4.莎士比亚——《奥赛罗》:作品讲述奥赛罗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因为两人年纪相差太多,婚事未被准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5.达芬奇的壁画——《最后的晚餐》:《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以《圣经》中耶稣跟十二门徒共进最后一次晚餐为题材。画面中人物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都刻画得精细入微,惟妙惟肖,是所有以此题材创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
6.莎士比亚——《李尔王》:叙述了年事已高的李尔王意欲把国土分给3个女儿,口蜜腹剑的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赢其宠信而瓜分国土,小女儿考狄利娅却因不愿阿谀奉承而一无所得。前来求婚的法兰西国王慧眼识人,娶考狄利娅为皇后。李尔王离位,大女儿和二女儿居然不给其栖身之地,当年的国王只好到荒郊野外……考狄利娅率队攻入,父女团圆。但战事不利,考狄利娅被杀死,李尔王守着心爱的小女儿的尸体悲痛地死去。
意大利文学。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物。《歌集》是彼特拉克的代表作。《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法国文学。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家,他的《巨人传》是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西班牙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代表了16世纪西班牙文学的最高成就。英国文学。 (一)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重要的作家,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巧白》《李尔王》;“四大喜剧 ”:《***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仲夏夜之梦》。
(二)乔叟:是英国中世纪末的伟大诗人,他模仿《十日谈》写出了著名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人文主义文学为主流。它以深刻的思想内容、高度的艺术概括、自由的结构、包罗万象的人物、生动有力的语言,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真实,表达了新兴阶级的理想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推动了欧洲文学的发展,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奠定了基础,对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
《神曲》,意大利诗人但丁的长诗。写于1307年至1321年,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十日谈》,作品叙述10个男女青年为躲避黑死病,住在佛罗伦萨乡间的一个别墅里,每天每人讲一个故事,在10天中轮流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3.《奥赛罗》,以15世纪末赛浦路斯岛作为舞台的。主角奥赛罗是一位黑皮肤的摩尔人,担任***军的统帅。他因听信部下的谗言,杀死了美丽忠贞的妻子黛丝德莫娜。等到明白事情的真相后,悔恨交集,终于自刀,追随爱妻于黄泉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1178.html
上一篇
读文学作品的感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