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一般来说,是对在某些方面有一定造诣和威望的人的尊称。张少华老师是老演员,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演了很多戏,影响也很大,人们称之为先生,表达了对她的尊敬,是可以的。
魏巍写过一篇散文《我的老师》,回忆他上小学时遇到的蔡芸芝老师,称蔡芸芝先生,充分表达了魏老对给予他巨大影响的蔡老师的敬重和怀念之情。这篇散文曾选入初中语文课本。很多60后、70后的人差不多都学过这篇课文,并受到感染,在求学过程中也像爱戴蔡芸芝老师一样,爱戴自己的老师。
我就是受了那篇课文的影响,一直爱戴着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因为她也像那位蔡芸芝老师一样爱着我们。
在我的心目中,敬业爱岗,关心爱护学生的老师,我都愿意称之为先生。回忆我的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很***的是,我也曾遇到好几位让我敬重,而且终生难忘的老师。小学老师有三位,中学老师有两位,曾写过好几篇回忆我的老师的散文。长大之后,参加了工作,当了老师,一方面要求自己像当年爱护自己的老师那样爱护我的学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张少华无论从演技、取得的成就还是从人品层面,绝对没有资格被称为先生!对女士称先生必须要有非同凡响的成就和令人敬仰的人品,如***先生、杨绛先生。不过作为张少华的家属为她发讣告,刻意抬高她的身份地位也可理解,不必叫真!
不知道是谁给的她这个称呼,有点草率了吧?
先生最早的含义是指年长的人——即先出生之人,后来又指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或知识分子,到了清末民国以后,这一称呼又被用在有民族责任感、使命感的人身上,同时,这个称号也成了一些伟大女子的称呼。
从民国以后乃至现代,能被称为“先生”的女性不算多,根据有关资料纪载,被人铭记大致有以下10位:
***:孙中山先生夫人,当仁不让第一位;
许广平:鲁迅先生夫人;冰心先生、冯沅君先生、林巧稚先生、林微因、沈祖棻、骆玉笙、杨绛、张允和。这些先生既有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也有文学艺术家,科学家等,受到人们由衷的尊敬。
对于張少华来说,可以说是个不错的演员,本人对她亦无个人成见。但是若将她称为“先生”,恕我直言,其德艺和个人声望与“先生”称号还有一定距离。当然,这并影响人们对她的尊敬。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对于一个人恰于其分的评价,就是足够的尊重。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人为的抜高,对当事者未必真的是好事。
“先生”这个词也可以用来称呼女士,表示着极大的尊敬。
在古代的时候先生基本是用来称呼称呼男性。“先生”的字面意思是先出生,本就是表示着长辈前辈的意思。“先生”这个词在《辞海》和《辞源》中略有解释:
1.对年长有学问的人尊称,比如老师父兄等。
2.对别人或者某个职业的敬称,比如道士(有些女道士也会被称为先生)医生等。
后面引申为先涉及某个领域,先开创某种流派,先达到某个成就。作为引领者,先驱的意思。
“先生”这个词被用来称呼女士是在清末时期,外国女权主义传入我国,为了追求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会用先生来称呼女性,多用于对国家或者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像被奉为“***”的***,慈祥仁爱的世纪老人冰心,辅佐文化昆仑,自成一派的杨绛等等。
如果非要严格的定义“先生”二子,能称为先生的至少要是品德高尚有人格魅力,术业有专攻且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但是终究是个名称而已,对于自己尊敬的人,大可不必这么严格,对过世的前辈上人,用“先生”也无伤大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1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