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
2、曾国藩是桐城文派的中兴者,他提出了改造桐城派的主张,形成了湘乡派,但他并不能算是最后一个,后有吴汝纶。2可以这么说,赋是一种特殊的文体,是诗、文的综合体。
3、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1、在个人修养方面,曾国藩崇尚儒学,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忠正即是他为官所遵守的前提条件,在日常生活中修身养性,严于律己,这种价值理念又形成其独特的文学观,并且最后成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所以他又是一位文学家。
2、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
3、曾国藩被称为半个圣人,主要是因为他不仅在学术和政治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个人道德和修养方面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标准。首先,曾国藩在学术和政治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
4、曾国藩是湖南人,他是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是湘军的创建者和统帅,也是一位军事家。
曾国藩的历史功绩有:镇压太平天国,支撑起了同治之后的清朝***,是清朝著名的“中兴名臣”。曾国藩是著名的理学学者,个人的学问造诣和修养很高,在做人为官方面做出了典范。
曾国藩除了平叛剿灭太平天国,再没什么成就。左宗棠收复新疆,平叛同治回乱,功绩最大,张之洞创建汉阳造,都比曾国藩强。
曾国藩的功过是非:创立湘军,平定太平天国 、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晚清四大名臣之首 、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转而为没落、衰败,内忧外患接踵而来的动荡年代,由于曾国藩等人的努力,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局面。
1、问题一:曾国藩的正确读音 曾国藩 拼音:zēng guó fān 曾国藩(1811-1872)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
2、读音【zēng guó fān】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
3、读音【zēng guó fān】曾国藩是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4、读音【zēng guó fān】清代的朝中重臣,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5、曾国藩拼音是zēng guó fān。曾国藩,读音:zēng guó fān(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
6、曾国藩读作zēng guó fān。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