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基本笔法是“永”字八法:横、竖、撇、捺、钩、折、提、点。在书写时遵循“中锋行笔”这一基本规律,按行笔的方向可分为:前后运动,上下运动。即起笔藏锋、顿笔、行笔、提笔、收笔回锋,具体手法:顿挫、转折、连断、提按等书写方法。
书法由于字体的不同,(真、草、隶、篆、行),流派不同,(魏晋书风,隋唐书风,明清书风等)风格各异,其笔法也不尽相同。如书圣王羲之的笔法写出了逶迤跌宕的雄强之美与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形成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二王笔法”。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提出:“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用笔体现出笔法的特点。由于笔的大小、长短、软硬的不同,书写速度快慢的不同,笔画方园粗细的不同,执笔高低的不同,各个书家的书写习惯不同,笔法也不尽相同。正是这些不同的笔法,写出了不同的特点、变化和个性,或称风格。另外赵孟頫用“不易”谈论笔法的变化,这个“易”体现出用笔的“简易、变易、不易”的阴阳学说的深刻内涵。
在传统笔法的基础上,笔法的核心和精髓是书法家在书写的过程中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现其个性和风格。
书法最核心的笔法就是中锋用笔,而书法家的看家本领就是调整笔锋。在所有的用笔方法中的金科玉律就是中锋用笔。其实对于一个书法作者来说,不管你用什么方法,把笔锋调整到中锋状态,你就保证了线条的神***和书法作品的精彩。我们只要认真观察怀素的草书作品,就会发现中锋用笔的精湛之作,这也是怀素书法流传千年的原因之一,其实书法教学,最主要的也是教授学子掌握中锋用笔的方法,至于字的结构和章法,许多人看书也能进入其中。这也是古人说用笔千古不易的原因之一。
书法最基础和核心的笔法就是“中锋用笔”,中锋用笔是笔法的基础,其它的各种复杂的笔法都是在中锋用笔上演变而来。所以练习书法都要从中锋用笔开始。
中锋用笔其实是一种书写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毛笔的笔毫平铺开,毛笔的笔杆基本垂直于桌面,毛笔的笔锋在所书写的笔画的中间,笔锋的方向和笔杆的方向正好相反。这种状态就是中锋用笔。
中锋用笔之最朴实和最古老的笔法,我们看中国是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基本全部都还是使用的中锋用笔,用中锋用笔书写出来的笔画,线条饱满流畅,力度感十足,这是古人在众多的书写方法里的最佳选择。
随着书法的发展,书法的笔法也在不断的丰富,到了隶书,书写中就开始出现丰富的提按、转折、顿挫等等复杂的笔法。这些笔法在王羲之的手上得到完全的成熟,我们看王羲之的《兰亭序》已经基本上展现了书法的全部的笔法,所以学习书法,练一练《兰亭序》是很有好处的。
中锋用笔其实是一种毛笔的水平运动,提笔和按笔则是毛笔的垂直运动,毛笔的连续的提按叫做摆动。这几张图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现代人把书法的用笔分为了摆动、提按、平动和转折四种。
书法的笔法是可以单独拿出来锤炼的,所谓的创作就是能够把这些笔法合理的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
我觉得这些笔法的分析可以拿来作为学习书法的一种参考,初学书法的时候,可以把这些笔法拿出来单独练习一下,练习完以后再去临帖估计会轻松一点。
喜欢书法的朋友麻烦大家点个赞关注一下啦。
最基本笔法是中锋。核心笔法是中锋中的分毫,也就是行笔运行中你所喜欢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甚至满锋。这样说也许不形象,其实就是用笔时的变化,轻重、使转、俯仰、开合等等,体现在作品中就是律动感,震撼感,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空灵感。在平面上,每个方位都会出锋,像大咖米芾所说“八面出锋”。总之,核心笔法就是玩转毛笔,极己之悟,出笔之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总有推陈出新之日的。谢谢邀请!🌹🌹🌹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