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是起源于浙江嵊州、兴盛于上海、最风光的时候全国各地除***偏远地区没有,其他省均有越剧院团的南方剧种,被誉为全国第二大剧种,她以唱为主,表演真挚感人,唱腔柔美动听,剧情多为才子佳人,不论是唱腔、服装、造型、舞美设计都是美轮美奂,让人赏心悦目。
越剧被官方公布的流派共有十三个,
其中小生流派有五个:徐(玉兰)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陆(锦花)、毕(春芳)派;
花旦流派有七个:袁(雪芬)派、傅(全香)派、王(文娟)派、戚(雅仙)派、吕(瑞英)派、金(彩风)派、张(云霞)派;
老生流派有一个:张(桂凤)派。
其余还有小生竺水招、陈佩卿,老生的商芳臣、徐天红等;老旦的周宝奎等,未被官方公布的流派,但也极具特色,深受观众喜爱。
经典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祥林嫂》《西厢记》等等。
《红楼梦》
《梁祝》
《西厢记》
越剧用真声本嗓,就能借助身体各部位共鸣发出不同类型的音色 ,加上各类演唱者本身的嗓音条件,和特有的腔、代表剧目,从而形成流派。(开始听的人可以从起落的旋律区分)
其实熟悉之后就像不同的乐器一样,很好区分的
越剧主要13流派,常活跃的大概八种。
小生:
尹派柔、撩。
范派刚健平稳。(梁山伯)
徐派起伏大,高亢(贾宝玉)
陆派清新。
花旦:
袁派低厚,胸腔发音。代表人物有傅派双杰之 上海越剧院 国家二级演员 盛舒扬; 傅派双杰之 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 国家二级演员 董鉴鸿
谢谢邀请!
看到有人答了很多,别人答过的那部分不再重复。越剧十姐妹声名远播,蜚声海内外,她们是指上世纪四十年代在上海集中表演的名角们,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名角们都位列越剧十姐妹之中,比如说我们众所周知的越剧《红楼梦》中林妹妹的扮演者王文娟老师,就没有位列十姐妹之中,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在越剧表演方面取得的成就。
另外,越剧十姐妹中有两位后来离开上海到别处展开事业和人生,这两位前辈分别是创建并担任南京越剧团团长的竺水招老师和创建并担任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团长的尹桂芳老师。
福州和南京都非吴语区,相对于越剧发源地浙江和让越剧盛极一时的上海来说,福州和南京的观众群应该小得多,当年尹桂芳老师最初创办了上海芳华越剧团,五十年代末因为支援福建的文化建设去了福州。
尹派唱腔声音低沉,唱腔优雅,柔中带刚的声音,还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在其中,对听众来说辨识度非常高,我尤其喜欢她唱的《何文秀》和《盘妻索妻》两部。在一个非吴语区域将越剧表演进行得如火荼,我们只能说这是尹桂芳老师的越剧唱功到了极至以及她的个人魅力无与伦比。
相比于尹桂芳,竺水招离开上海到南京组建南京越剧团还要早上几年。其实,在此之前,尹桂芳和竺水招就是很好的搭档,芳华剧团是两人合作成立。竺水招的戏路非常宽,初学时学的是小生,后来与尹桂芳搭档,演的基本上都是旦角,而尹桂芳恰恰跟她相反,学的是花旦,演的却是生角。后来与尹桂芳分开后,竺水招在南京演出的那些日子,花旦小生老生都有演出,尽显她的戏路之宽。
遗憾的是,竺水招老师在***开始后的第三年被迫害致死,致使越剧舞台失去了一位大师。她生前拍的最后一部电影是越剧《柳毅传书》,这是也是竺派的代表作之一,竺水招在戏中饰演柳毅,一位进京赶考,路遇爱情的秀才。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2686.html
上一篇
英语文学理论书籍推荐书单
下一篇
文学作品审读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