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粮管所文学作品

  1. 对莫言描述捡麦穗掀起轩然大波的事你怎么看?
  2. “鬼打墙”用科学来解释是怎么一回事?

莫言描述捡麦穗掀起轩然***的事你怎么看?

我们普通中国人都觉醒了,看清了莫言的险恶用心,他的诺奖,是个阴谋,祖国上当了。捡麦穗打耳光可能都不***,就象一个调皮的孩子妈妈打了一下,但这孩子一直记着,长大了还记仇,并跑到妈妈的仇人那去诉苦,仇人给了他糖吃,他更恨自己的妈妈,大家讲,这样的孩子算猪还是算狗?莫言,就该闭嘴,应该忏悔!

拾穗是善行,只有赞赏不会被打。

我生于上世纪60年代,农民的儿子,南方水稻主产区人。记得很清楚,每到收稻谷时,当大人们收完谷子后,拾稻穗是我们小孩普遍干的活(看当时的宣传画,也有老人去拾的)。并且,谁拾的归谁所有(我拾到的就主要是拿回家喂鸡鸭,因生产队分的口粮基本够吃了),乡下人思想质朴,只要不是稻谷落在田里无人拾浪费了就好,大人总是表扬拾得多的小孩,拾穗从无任何矛盾与争执,倒是那家小孩贪玩不去拾稻穗被大人嘟哝一翻。

粮管所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莫言说母亲拾麦穗被人打,这情况在我老家那里是不会发生的,乡下人把拾穗当作积德积善(不浪费粮食,颗粒归仓)行为,是受人尊敬的,怎么会被打?除非你是平时就为非作歹、经常犯众怒,是犯众憎,那被打就不足为怪了。

说白了,就是一群没经过那时期的纨绔子弟,被一些在“***”中通过整人获利的人忽悠。

他们想象里,那是个理想中的共产主义天堂。容不得半点别人的反面描绘,哪怕是事实。

粮管所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真实情况是,那时的贪腐不但不比今天少,反而更多,不过是老百姓没有发言渠道,不为人所知而已。

凡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农村人,恐怕都有对饥饿的记忆。那时,生产队收割完的庄稼地,根本不会再去捡拾,至于不允许老百姓自己捡拾,不过是出于“反对私有化”的政治需要而已。

我的一位小学同学,他父亲因为收了一篮鸡蛋穿乡卖,被游街批斗,而举报者就是我这个同学。他父亲至死没再和他说过一句话。

粮管所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时,因为是大锅饭,每个普通社员每天只能挣一个“工分”,条件不好的地区,一个“工分”年底能分多少东西呢?

至于生产,每个村都有第一书记、主任、妇女主任、民兵排长、会计、保管、饲养员……这些人不下地,各生产小队的还有队长、会计、保管等人。这些人工分都比普通社员多。试想,普通社员劳动积极性能高么?产量能高么?那时的书记会计等人多吃多拿谁敢说个不字?

最后说件亲身经历:本人4-5岁时,有次在路边捡了一颗胡绿豆(方言,也就是野绿豆吧?***很小很硬,没法食用),结果被村里的“保卫”看到了,就夺过去,并且说是我偷的生产队的。后来我父亲找到村支书,要来那颗胡绿豆看了,才没有被罚工分。真实情况是那人的父亲和我家有矛盾,公报私仇而已,可是,那时老百姓能怎样呢?

这些人,连个儿童都能冤枉,何况莫言母亲呢?

说到***,那时的造反派,和今天网上的粪青一样没有人性,***的事情可谓是家常便饭。

那个年代的人基本上都捡过麦穗,捡是说,这块地集体收割完了,麦田里剩余的有零散麦穗,是在生产队允许下,也就是队长喊一声:这块地开放了,社员才会齐刷刷的往地里跑,当然是谁的手快谁捡的多,没人管你,也没人打你。

莫言母亲带着莫言去捡麦穗,母亲被打,那因为是有看麦田的,这就证明这块地里麦穗还是集体的,还没有开放,如果莫言说母亲带着他去偷麦穗,肯定是有点难为情,更有违母亲的形象,写成捡麦穗而又被看麦田的人追上打了,那就更证明这块地的麦穗还是集体的,你就是偷,***的人是在尽保护集体财产的职责。

一个时代一个规矩,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懂,大集体有大集体的规章制度,看青的要软弱点,那集体的东西不得都去轰抢?偷捡麦穗挨顿打那还是轻的,没让戴高帽子游街算是便宜的,制度是慢慢人情化的,也不必把那种情景拿出来到处卖惨吧?特别是在西方媒体上卖惨,家丑不可外扬,这是本国的事,何必宣扬的全世界都知道?

莫言不该把偷说成俭,事情都快过半个世纪了,偷又怎样?俭又怎样?别把这一切都归与那个时代,其实是自已错在先,是先去偷然后才被打的,心里过不了这个坎,那只能郁闷终生了。

如果不是莫言的获奖感言,只是他小说里的情节,我想没有人回去批评他,或者描述成其他人也行,但是,他说他妈妈带他去捡麦子被打了,多年以后选择了宽容。这里面有几个问题:首先,那个年代大多数都吃不饱是真的,捡麦子也是真的,有守麦田的人也是真的,但是打他的妈妈是***的,莫言的父亲是生产队会计,那个年代谁敢惹干部?更不要说打干部家属了。其次,有人看守的地是不让捡的,我们捡过麦子都知道,他妈妈比我们年纪大难道不懂?如果莫言说的捡麦子被打是真的,那么在那个年代莫言妈妈的行为就是***公共财物,你一个小偷宽容别人不是笑话吗?所以,谴责莫言是因为他在国际上撒谎,以此来取悦附和西方。

“鬼打墙”用科学来解释是怎么一回事?

时候,我爷爷就曾遇到过“鬼打墙”,后来听他讲了事情的经过,吓得我都不敢走夜路了。

我爷爷遇上“鬼打墙”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虽然具体哪一年我记不清了,但是我清楚地记得事情是发生在大年初二,我们这有一个习俗,大年初二要去走丈人家,我爷爷也不例外,当时他骑着一辆大金鹿的自行车,去距我家有5里远的丈人家,由于以前比较穷,喝酒只只是逢年过节能喝点,所以当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

在回我家的路上,有一条河,河的两岸都是树林,而且树林中有两片空地,那是村子里坟地的所在地,当爷爷走到这里时,突然一个不稳摔倒了,当他爬起来之后,四周一片漆黑,之后,他就开始在这片树林附近打转。

我爸爸看到快到半夜了爷爷还没回来,就跟我奶奶一起去找到他了,沿着那条小路一直找到了那边小树林,当时爸爸拿着一个老式的手电筒,光不是很亮,但还是在小树林边找到了还在打转的爷爷,当时找到爷爷时,爷爷都快哭了,酒意全无。

从那以后,“鬼打墙”这个以前只出现在奶奶讲的睡前故事中的“道具”变成了现实,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要不是月朗星稀的天,我都不敢独自走夜路。

以前的人对“鬼打墙”的解释是鬼为了戏弄人而设置的屏障,这种屏障会让人在原地打转或者将人引到附近的坟地之中,比老人口中的“鬼火”要恐怖多了。显然“鬼怪”是不存在的,那么“鬼打墙”有没有科学解释呢?答案是肯定的,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了相关的解释,只是当时确实定位系统,无法确认而已,直到定位系统出现之后,这个谜团才彻底的揭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