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家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很多人朗朗上口那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就是韩愈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而晴空今天想要分享这首《晚春》亦是其经典七言之作,妙趣横生,令人耳目一新。
又名《游城南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已迟暮,才得空闲到城南郊游,目之所及处,没有任何春花凋零的伤感,而是万紫千红开得绚烂,当得上是春天最亮丽的色彩。
想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是没有道理的。韩愈笔下的草木或许已经开了灵智,知晓得春天即将离开,这才使尽了浑身解数、争奇斗艳,留满目繁花于暮春之时,只为了留住春天的脚步。
相比他人的百花凋残、引人伤感,显然是更胜一筹的。
更令人惊艳的是“无才思”的杨花榆荚,色乏味淡,春天里最容易让人忽视的存在,如同片片洁白的雪花,竞相漫天飞舞,为晚春增添一抹颜色。
林黛玉在葬花词中写到“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何尝不是在说,即便是最为弱小的存在,也有其必然的意义,追寻的目标,不必去在意他人洋洋得意的目光。
韩愈,唐代诗人,字退之。与柳宗元同为古文倡导者,并称韩柳!他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确立人!唐代文学家 ,思想家,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认可,也有杜诗韩文之称!
昵昵儿女语,思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
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
失势一落千丈强。
蹉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唐代: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元和十二年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
“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全唐诗存其诗十卷。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雪》、《晚春》、《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题楚昭王庙》都是非常有名的诗作。
中唐韩愈,韩夫子的地位崇高
韩愈生在中唐,也就是在安史之乱之后。
24岁考上进士,一生的功绩很多。
政治上,当过吏部、兵部侍郎、国子祭酒;
在军事上也有才能,曾经只身进敌营;
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轼说他是“文起八代之衰”。力挽狂澜,扭转了整个文化届的发展方向;不但会写文,还能写诗,还能写史,简直是无所不能。
在教育上也有建树,当过国子祭酒(相当于教育部长),所以也有人称他韩夫子。历史上被称为夫子的还有,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张籍、李贺等都可以算作是他的学生。
可以说他是文武全才,胆识过人,品德高尚,扭转乾坤,力挽狂澜的人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文化史的地位是极高的。
韩愈的代表作很多,先说他的文章。
文章:《进学解》《杂说》《获麟解》《师说》《讳辩》《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毛颖传》《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等等;
倝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倝昌黎,幼孤贫刻苦好学,德宗贞元八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因上疏请免关中赋役,贬为阳山县令,后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迁刑部侍郎,又因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做过吏部侍郎,死溢文公,故世称韩吏部,韩文公,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与柳宗元合称韩柳,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重气势。
他的作品有《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石鼓歌》等,
还有散文《师说》《进学解》,《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祭十二郎文》筝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2943.html
上一篇
高晓松 曹操 文学作品
下一篇
文学作品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