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上的断代划分和中国历史的断代划分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它以中国历史的断代划分为基础。中国历史把1840年***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为近代史;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现代史;1949年至现在为当代史。与此相一致,文学史上对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划分如下:
1,近代文学—从***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时期(1840—1919)的文学。它是以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买办作为历史背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谴责小说,著名作家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等,其内容主要批判清***及社会一切丑恶现象。
2,现代文学—从五四运动到建国前(1919—1949)的文学,是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文学。这一时期的作家和作品很多,代表性的有鲁迅的***,散文和杂文;矛盾的***《子夜》;曹禺的话剧《雷雨》,《日出》;老舍的***《骆驼祥子》;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艾青,臧克家等诗人的现代诗,以及解放区和根据地的作家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贺敬之等创作的歌剧《白毛女》等。
3,当代文学—建国后至现在(1949—现在)的文学作品,著名作家和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浩然的《艳阳天》;姚雪垠的《李自成》;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伤痕文学和改革开放后的文学作品,代表性的有莫言的《蛙》,陈忠实的《白鹿原》等。
中国史的划分断代是:古代历史,远古至1840年***战争以前;近代历史,1840年至1919年五四运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现代历史,1919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身解放;1949年建国以后为当代。
相对应史学的划分,文学的作家和作品也就有了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之分。
还有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
这个是《梦中的欢乐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梦》
存在主义文学:
加缪的《局外人》
萨特的《恶心》
现实主义文学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浪漫主义文学
说两个我印象很深的作家。
我在初上大学的时候看了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其实这本书我真的没有看出它的历史价值意义,也没有对我的人生产生指引方向balabala的作用。
这本书是太宰治写的带有自传[_a***_]的***,至于书的内容,完全像是作者通过笔触在发泄自己对恶意,对人性复杂善变的痛苦迷茫无助。没有什么比自己厌恶罪恶,却发现我同处罪恶且是罪恶的一部分时更痛苦。
摆脱痛苦的方式大概就是死亡。
这本书于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吧,只是我字里行间有时候像是看到了自己。
这本书,像深渊,又像是救赎。
再说余华。
余华先生真的是一个让我很惊艳的人,我偶然间看到他的一篇短篇小说《女人的胜利》,我惊异于他对婚姻生活,***关系,人性,家庭,近乎完美的刻画。强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2957.html
下一篇
当代外国文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