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和平世界

  1. 如何评价苏联作家的肖洛霍夫的诺贝尔奖作品《静静的顿河》?

如何评价苏联作家肖洛霍夫诺贝尔奖作品静静的顿河》?

迄今为止,还从来没有本书,像《静静顿河》那样,被不同意识形态的甚至互为对立的阵营都认可赞同,从而获得广泛的赞誉。无论是文学精英或者说是普通百姓;无论是在本土或者全世界范围;无论是作家同行还是文学理论权威;无论是读懂它的有文化知识分子,还是读不懂它的普通百姓;无论是位高权重的政治领袖,还是腰缠万贯的商贾大咖;只要提到《静静的顿河》,除了说一句“那是一本好书”之外,还有滔滔不绝的赞颂。匪夷所思的是,《静静的顿河》带给读者的远远超越了一本书的价值可以这样说:《静静的顿河》震撼了阅读它的读者的心灵!

其一,革命的风暴,摧枯拉朽,顿河的哥萨克深陷无序与混乱的命运摆布。古老的顿河静静的流淌,低沉哀婉的歌谣不绝如缕;格里高利骑着战马,挥舞着马刀,他冲杀在流血的顿河平原,却又陷入迷惘之中。革命的血腥与哥萨克的排奡,直接导致了格里高利的反复无常……

其二,阿克西妮娅的爱情亘古厚重,她既有哥萨克人的敢作敢当,也有吉普赛的野蛮专横;只是阿克西妮娅的恋情坎坷,与格里高利的婚姻一唱三叹。丰满的阿克西妮娅是哥萨克人独一无二的,尽管她的生命没有走到辉煌的尽头。

文学作品和平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三,格里高利是革命者的真实写照。反映了革命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革命是残酷的,特别是革命胜利以后对革命者的认识,单纯的歌功颂德和粉饰,都掩盖不了革命者的多面和混乱的认识。具有警示作用。革命者的成长注定不是一帆风顺。

其四,《静静的顿河》是人类艺术史上的杰作。其写作手法,是没有手法,所谓大道之行也。因为俄罗斯语言,无法对其说三道四。

其五,作者是迷。

文学作品和平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如果要了解俄国的哥萨克,就看《静静的顿河》。

时年23岁的肖洛霍夫,写出的《静静的顿河》,堪称百科全书,不仅是了解哥萨克,也是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

只要涉猎过俄罗斯文学的人都知道,俄国文学不乏大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都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

文学作品和平世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对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苏联作品无疑是《静静的顿河》。阅读《静静的顿河》,人的感觉会随着小说情景演进,书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复杂多变桀骜不驯的格里高利,放荡妖冶的达利亚,忠贞贤惠的娜塔莉雅,狡黠又笨拙的福明,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人物好像从书里跳了出来,跃然眼前。没有雕琢的真切感,是艺术真实中高贵的“诚挚”,他们不是简单的临摹白描,而是包含生动的笔触,让人物自己活跃起来。这种艺术魅力无法***,却可以重复,任何时代都可以无障碍地对其艺术形象解读

当初阅读 《静静的顿河》,我就觉得他与同时代作品不同,我甚至认为《静静的顿河》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当时苏联文学创作基本方法)。***中没有正面人物没有评价,没有一句说教。。当你读完,总有一种在历史巨大帷幕下个人命运的苍凉感,挥之不去。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普通人的命运往往为涌动的东西所裹挟。

《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个人认为它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大于思想价值。那种认为《静静的顿河》是了解哥萨克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的说法,迄今也不过时。

《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上百个国家多次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1965年,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奖。

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之后最伟大的俄国文学家

2019.6.27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