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其他回答说的已经非常详细,我就补充一点。
在《新青年》创办之初,鲁迅受钱玄同和刘半农的邀请答应作些文章发表,尽管鲁迅提笔入阵,但其大都、心境与《新青年》那些***盈怀的同人到底是拉开差距的:“那时对于文学革命,其实并没有怎样的热情”,不过是“喊几声,助助威罢了”。
故而,那时候鲁迅在《新青年》的文字,无论小说、诗歌、杂文、始终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铁屋子”似的灰冷调子里,即便是那如匕首投枪,试图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论战性文章,也间或散逸出一丝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苍凉气息。
当时,为推行白话文写作,胡适、钱玄同等人希望有人能站出来,写出一部白话文的***。因为在当时没有人用白话文写作,也不知道如何去写?皆是在探索阶段。于是,他们找上鲁迅,希望鲁迅能站出来。
1918年4月2日,鲁迅完成了他的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约在4月5日晚给了到访的钱玄同和刘半农。钱、刘二人初读之下,如获至宝。第二天稿子送到编辑部,陈独秀读罢之后拍案叫绝。***随即在《新青年》上发表出来,并首次使用笔名“鲁迅”。
这篇4700余字的***现在已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所以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非鲁迅莫属。
在“五.四运动”前,中国的文学都是文言文,鲁迅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中的新文化运动,他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是中国最早的白话文***。中国现代白话文***从他手中开始,又从他手中逐渐成熟。
鲁迅还发表了大量杂文、手中的筆似匕首、似投枪刺向黑暗的旧社会。他在中国文学现代散文诗的发展上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鲁迅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他的文学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里程碑。我以为:鲁迅的文学作品不会过时,不应该被忘记,鲁迅忧国忧民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过去中国以八股文为基础的文言文,艰涩难懂,咬文嚼字不说,还酸不溜秋,
科举考试还是以老八股为主,严重脱离世界文化科学发展潮流,鲁迅是最早为此呐喊呼吁的名人,自己的著作也丢弃老文言文体,代表作有《祥林嫂》、《林家铺子》、《阿Q正传》、《呐喊》等。
2)“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先生原来是学医的,为了使中国的觉醒,依然转为文学创作,他说:医病能救几个人,只有唤醒更多人的思想,让更多人觉醒,切身参加社会变革,不向腐朽的当权者低头。
3)“俯首甘为孺子牛”,让中国人觉醒,首先要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而这些是以年轻人为主,鲁迅极力帮助青年人,经常拿出自己的薪水补贴和资助年轻人和苦难者,他扶持起萧红、萧军等很多新一代文学创作者!
谢谢邀请!
一、鲁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 始用“鲁迅”为笔名。五四***的参与者,他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二、鲁迅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三闲 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等。
三、中国现代白话***自他手中开始,又在他手中走向成熟。他又是中国现代杂文的开创者, 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把杂文这一艺术形式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称“鲁迅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
四、他在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发展史上也作出了巨大的 贡献,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尝试具有诗的精魂和散文的外形之文体的作家。
五、鲁迅的文章敢于针砭时弊,抨击社会现实,以笔为武器,唤起民族思想,唤醒国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
六、鲁迅的人格充满了民族的骨气,对黑暗势力敢于抨击,针锋相对,为革命者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七、鲁迅的许多作品,尤其是优美的散文许多都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学生们学习的范本,其语言优美,思想精髓高屋建瓴。
八、鲁迅关爱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有许多作家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3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