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全面分析当时有关文字理论的基本问题,探讨文章的体裁、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并评价一些作家的作品,有力地批评了当时务华弃实、脱离生活、片面追求形式的文风。其主张文学必须具有社会政治内容,而文质并重,以质为主。在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
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性质、规律、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主要的文学理论有以下几种:传统文学理论:包括古代文学理论和近代文学理论,如古希腊的诗学、中国的《文心雕龙》等。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强调文学作品的结构和语言符号的意义,如俄国学者巴赫金的结构主义理论。
刘勰之所以把《辨骚》篇列为“文之枢纽”,有两个重要原因:“论文叙笔”共二十一篇,在全书中所占分量是很大的;而全书的理论结构,又是在这二十一篇的基础上,来总结文学理论上的种种问题;也就是说,刘勰是首先分别探讨各种文体的实际创作经验,再由此提炼出一些理论问题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3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