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看看朋友的兴趣爱好。我个人认为,每个人的读书兴趣不同,那么推荐的书目也就不一样。没有统一标准,更不可能一本书适合所有人读。有的朋友喜欢人文历史,有的喜欢情感小说,有的喜欢玄幻穿越,也有的喜欢诗词歌赋,还有的喜欢八卦野史,不一而足。读书全凭个人爱好,所以推荐必须有的放矢。
有意提高自己文学修养的朋友,《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四大名著,世界名著等等是必看的书籍。此外重点推荐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系列,白落梅的系列随笔散文,《苏轼传》、《林徽因传》等等也是可以看看,风轻云淡,不矫揉造作,而且文笔特好,叙事舒缓,对写作很有帮助。
喜欢历史的朋友,不妨看看《曾国藩家书》、《万历十五年》、《风雨张居正》、《明朝那些事儿》、《这个世界挺靠谱》、《中国简史》系列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书。
因为疫情的影响,我最想推荐给朋友们的一本书是余华老师的《活着》。
从来没有在一天之内就读完一本书过,从来也没有想到读这本书自己会不断流泪。读这本书让我回想起母亲说她小时候吃不饱饭,每次都等弟弟妹妹们吃完后她才能吃,并每次都把碗舔的很干净的情景。想起母亲说老人们经常说的1958~1959年闹饥荒,饿死人的年代。
余华老师的《活着》让我深深陷入解放前后那个时代不能自拔。“有庆、凤霞、家珍、二喜、苦根、福贵”这些名字现在一直在我脑海浮现,想看清楚他们的脸但总是又那样的模糊。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我们知道的经典好书实在太多,如果只能推荐一本,那我推荐我目前在读的这本,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郎特的长篇巨著《简·爱》。
《简·爱》讲述的是一个叫简·爱的孤儿寄养在舅母家,可舅母和舅母的三个孩子把简当成眼中钉,对她非打即骂。小小的简凭着坚韧的性格、积极向上的信念,通过在罗沃德孤儿院的努力学习,应聘去了桑菲尔德庄园当了一名家庭教师,在与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恨纠葛中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来,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幸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时时被简的性格、话语、不服输的性格吸引和打动着。
10岁前的简因为父母双亡成了孤儿,被唯一的舅舅里德收养。可惜舅舅不久就因病离世,只能由舅母里德太太抚养她。里德太太自己生了一儿两女3个孩子,她对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唯一的儿子约翰那是溺爱有加,而对简却处处看不惯。14岁的约翰仗着妈妈的宠爱,更是不把简放在眼里,每天都要打骂简几回。
就是在这样一个没人把她当人看的家庭里,小小的简被约翰用书砸破额头,被舅母关进红房子,还被佣人看不起。但她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趴下,没有被屈服,而是站起来勇敢地对着舅母控诉舅母的恶行:“你没有一点怜悯心。我到死也不会忘记你怎么推我——粗暴地凶狠地推我——把我推回红屋子,把我锁在里边。”
如果简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恐怕在舅母家就被屈服了,也就没了后面的翻身之时。
经历过了舅母家的无情和孤儿院的压迫,性格坚强的简应聘去了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18岁的简通过在罗沃德孤儿院的学习,已经可以独立养活自己了。在桑菲尔德庄园,面对冷漠、孤傲、拥有丰厚财产的男主人罗切斯特,简以她独立坚强的人格魅力吸引了这个比她大20岁的男人。
在疫情期间,我想我最希望推荐给朋友们去读的一本书还是余华的***《活着》。这本***故事情节很简单,它通过用第一人称我来回忆,讲述了一个老人的一生中所经历的关于一家七口人非正常死亡的悲凉故事,然而,他在回忆这些离世的亲人,父母,儿女,妻子,女婿外孙时,充满了温情和乐观语气,从而感动了读者,也给了我们更多关于生死的思考和启迪。
当所有的不幸降临时,我们能否坚强面对,能否顺利处理好,都是一些关于成长的挑战和考验。拥有了积极良好的心态,在很多时候,不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打不败的执拗精神。
所以,朋友们,大家有时间请去读一下《活着》吧。也欢迎把你的读后感分享给我或更多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3580.html
下一篇
国统区的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