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是诗人仅存的两首名诗之一,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的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该诗受到文坛关注始于明代,在清代更是被抬升至“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素有“”之誉。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儿呢?《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美的有南朝范,而事实上这个题目也确实是一个来自南朝的乐府旧题,相传是陈朝的亡国之君陈叔宝所创。但是陈叔宝的春江花月夜并没有流传下来,真正流传下来的倒是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将暮霭沉沉、春江浩浩、春花怒放、星月交会,春江花月夜这5个元素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副宁静而又壮美的画卷。
《春江花月夜》
隋朝:杨广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
潮水带星来。
而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其实正是从隋炀帝这首诗生发出来的,可是他的写法绝不仅仅是把五言改成七言,把短篇改成长诗这么简单。他是把一幅画变成了一场梦,把一个美女变成了女神。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之所以有孤篇压全唐的美誉,原因如下:
第一,文辞足够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美不胜收,其优美程度不输任何其他优秀的唐诗作品。
第二、容量足够大,全诗共36句,属于长诗,从写景到写人,再到天地宇宙,意象众多,内容极其丰富。
第三,立意高远,联想翩翩,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天地宇宙的思索和追问。如: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等。
第四,诗意浓厚,引人入胜。全诗营造了春江浩荡,花月柔美,夜色朦胧,情人相思的诗情画意之境,足以让人流连忘返,沈醉其中。
以“孤篇盖全唐”被千古传颂的名篇《春江花月夜》,究竟是谁给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否过誉?
首先,我们先说一下作者,张若虚。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如此有名之人,可生卒年竟不可考,字号也不详,只知道唐玄宗***年间尚在世。而且他写的诗《全唐诗》里仅存两首,其中之一的《春江花月夜》就成了千古名篇。这些无疑都给这首诗带来了神奇的色彩。
其次,在《春江花月夜》出现以前,诗人们作诗,要么咏物,要么言情,内容情感单一。而《春江花月夜》打破常规,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虽然沿用乐府旧题,但是摒弃了乐府宫体诗矫情、浓艳、辞藻堆砌的特点,富含生活气息和空间美学,清丽可人。
最后,说一下“孤篇盖全唐”的说法如何得来。对这首诗的高评价来源于两个人,一个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他评价《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但是注意,他没有提到“全唐”二字。另一个人是近代文学家、诗人闻一多,他评价《春江花月夜》: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一是为什么是“孤篇”?因为张若虚大部诗作已散佚,仅有两首收于《全唐诗》,其中一首即《春江花月夜》。
二是为什么“盖全唐”?因为该诗语言清新,韵律优美,抒写了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的人生感慨,洗去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以澄清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在初唐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对同代及后世诗人影响巨大,如李白、杜甫等。
三是有何文学价值?开后世诗风。
张若虚的诗仅存二首于《全唐诗》中,分别是《春江花月夜》和《代答闺梦还》。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春江花月夜》的流传非常坎坷,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人遗弃。因为这首诗沿用了宫体诗的曲调,在反对宫体诗的唐代它就不为人所重视,在唐代的诗歌总辑选本,还有杂记小说中都不见流传。真正让这首诗流传下来的是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把这首诗收录在《清商曲辞·吴声歌曲》当中,也仅仅是存目而已。
直至明代,这首诗才逐渐被人赏识。明嘉靖年间,李攀龙选编《古今诗删》收录张若虚的《春江》诗,万历年间的三种选本《唐诗所》、《唐诗解》、《唐诗归》,崇祯年间的《删补唐诗脉笺释会通评林》七言古诗、《石仓历代诗选》,明末成书的《唐诗镜》都选录了此诗。
及至清代,有关唐诗的重要选本,如成书于康熙年间的季振孙《唐诗》、徐增《而庵说唐诗》、《御制全唐诗》(卷十九和卷一一七),成书于乾隆年间的沈德潜《重订唐诗别裁》、管世铭的《读雪山房唐诗钞》等等,都收录了他的《春江》诗,有的还附录有关此诗的评论。晚清时期,王闿运就称这首诗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真正让《春江花月夜》走上神坛的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他在《宫体诗的自赎》这篇文章中,将它称作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认为“一切的赞叹都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自此《春江花月夜》才获得了它“孤篇压全唐”的地位。
《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写,赞叹大自然的清新美景,歌颂世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寻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融的幽美又遥远的意境。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就其宇宙精神而言,足以站在时代的峰巅,回眸天人关系的文化原点,引领灵魂的经典走向不朽。这正是它“以孤篇压全唐”“竟为大家”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它的文学史价值之所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3671.html
下一篇
西方文学理论史 百度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