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西方动漫文学流派

  1. 东、西方人有哪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东、西方人哪些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中国人,说话做事更为谨慎,常常顾及别人的感受。国人常说“话,不可说尽,事,不可做尽”,看似圆滑,实则着眼长远和全局,性格隐忍。西方人则较为直接,有啥说啥,一般只考虑自己舒不舒服,也不管别人爱不爱听,错了从来,大不了道个歉了事。东方文化,不论书法或则画画,讲究神韵,型,大多则一笔带过,内涵需要去悟。西方却不然,追求像,一定要清楚的表达意思一目了然。由于文化不同导致性格差异,处事风格迥异。对待国际事务,中国强调谈,不但要口服,更要心服,以德服人。西方则热衷于制裁,心服不服不重要,口服就行,听我的就ok。一句话,中国人性格温婉隐忍,看重长远,注重战略。而西方人性格直接火爆,看重当下,是战术高手。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编写的《乡土中国》和《生育制度》两本经典书籍。在那两本书中,费先生分析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看,西方是一个个人化的社会,基督教信奉的是耶稣和上帝,每个人都是耶稣的孩子,上帝面前***平等,其思维比较带有直线性的感觉,比较追求个人的价值,也享受孤独。而东方人,特别是中国的人际关系并不是这样的,费孝通曾经以差序格局来说明这个问题,他的比喻是中国人的关系是水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中国人是熟人社会,信任自己熟悉的人,对于不熟悉的人保持距离,信任度也不够,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私人道德高于法律。虽然今天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乡土社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逐渐减弱,但是那种几千年的文化传承还是在我们的血液中存在,特别是中国人的家国思想比较浓郁,有着一种天然的集体主义思维观念,中国人普遍爱热闹。今天很多从国外回来的人都爱说一句话, 国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是好挤好乱好快活。

西方动漫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此外,东方人比较感性,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更加浓烈一些。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讲究和谐,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而西方人在16世纪孕育了资本主义思想,一种在尊重人的权利下的理性思维,这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营造了一种思辨的学术氛围,而这也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

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西方人是微观思维的。

从宏观到微观,表现出来的则是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的是秩序、和谐。

西方动漫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微观到宏观,表现出的来的则是强调个体、强调局部,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所以就有了狗屁说法,***大于***、性自由等等

中国人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的大一统,西方人的从微观到宏观则决定了分裂的欧洲

对于中国和欧洲,历史学家有着诸多的比较,其中人们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就是在大致相同的纬度,大致相同的面积(欧洲总面积是930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为什么中国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且5000年延绵不绝,而欧洲却是小国林立始终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欧洲呢?即便是今天的欧盟,也仅仅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组织,并且矛盾重重,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

西方动漫文学流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和欧洲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的,中国人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式,比较注重整体性。就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间是以统一的面貌出现。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分裂的局面,如春秋战国,五代十国,都是小国林立,群雄争锋的时代,之所以在分裂之后能够迅速地回归统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潜意识里有一种大一统的意识,在分裂的时候,能够有人站出来,顺应人民的要求,引导人民重新的回归统一。

其实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了东西方的审美差异,并开始探究这些差异的根源—人们的思维方式。东方人可能更偏爱全局思考,而西方人则更注重局部分析。下面几个有趣的实验证实了研究者的***设,你也不妨通过这几个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思维特点。

1.棒框实验(Rod and Frame Test):该实验让被试在倾斜一定角度的框内部准确地将棒调节到与地面垂直状态,通过测定棒与垂直角度的误差大小,判断被试主要参照的对象。研究者们(Ji, Peng, & Ni***ett, 2000)首先把测量认知风格的经典框棒实验引入跨文化研究中并发现在判断棒子角度的实验中,中国的参与者相比于美国的参与者更难以忽略框的角度对棒子角度的相对影响。也就是说,来自两种文化的参与者在注意力上表现出差异。



2.鱼塘记忆实验:于是研究者们进一步开发了更贴近生活的实验场景—让参与者观察一幅鱼塘图。让被试仔细观察下图30秒,接下来闭上眼睛回忆并描述看到了什么。



在描述画面的时候,日本与美国的参与者使用了明显不同的方式—日本人更倾向于描述整幅场景包括背景事物之间的关系(例如,鱼往哪个方向游),而美国人更倾向于描述物体本身(例如,鱼的类型)。

3.馆藏绘画作品比较实验: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在艺术方面东方人西方人可能存在的差异(Masuda, Gonzalez, Kwan, & Ni***ett, 2008)。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及四间主要的东***物馆(包括日本韩国和中国)的所有网站上公开的人物画像作品被研究者搜集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亚洲作品中脸部占整体画幅的比例明显低于西方作品。漫画作品中也发现了显著的文化差异哦(详情见Medin & Uskul, 2012)。



4.绘画实验:接下来Masuda等研究者又召集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绘画实验。美国[_a***_]和来自东亚的留学生参与了这项实验。研究者对绘画的时间,纸张的大小,横竖版面,和内容(要求至少有一栋房子,一棵树,一条河,一个人以及一条地平线)进行控制后发现绘画风格还存在显著的区别,并且东亚学生的水平线高度显著高于美国同学。小学生中也发现了同样的绘画风格差异(Nand, Masuda, Senzaki, & Ishii,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