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误译例子有哪些

  1. 有哪些被翻译毁了的好书?
  2. “立象以尽意”是怎样的艺术理论?
  3. 文学是什么?

哪些翻译毁了的好书?

学术类书籍名著的话,商务印书馆和译林出版社要负责任一点,但也有漏网之鱼,完全靠拼人品了。

我是吐槽一本推理小说,《二重身宫》。

这本小说日本推理***家雾舍巧的处女作,获得了当年梅菲斯特奖,并获得了岛田庄司、绫辻行人等推理大神的加持,04年引入国内,翻译是李艳。

文学作品误译例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身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诡计华丽,一个套一个,伏笔很好。缺点是作者有点陷入奇技淫巧不能自拔。

但是翻译非常糟糕,经常前言不搭后语,有很多逻辑性漏洞和低级的语法错误。估计这个李艳翻译完了就直接交稿,根本没有重头开始校对过。

按理说以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日本***还是比较容易看下去的,起码人名好记,语法叙述也很接近中国人的习惯。但是这本书很多人都反映,硬着头皮也看不下去。翻译烂到这种程度。

文学作品误译例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恐怖的是,这本书一直再版,始终用的是李艳的翻译,真是糟蹋了原著

立象尽意”是怎样的艺术理论

通过立象来尽意,补救言之不足。

综其要点有二:

文学作品误译例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是认为书(文字)不能尽言,言不能尽意,而象可以尽意;

二是暗示了形象思维——“象”式思维优于概念思维;实际上确立了中国传统审美“以象明意”,偏重“意象”的思路。

《易.系辞上》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是《易传》的哲学美学观点.意谓圣人用确立《易》象的办法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念。《系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象”与“意”的联系。“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象”对于“意”的表现,应注意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

(《系辞》下)《易传》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象”与“意”的关系,强调艺术形象对于作者情意的表现作用,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后代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从这一命题出发,进一步阐明“象”与“意”之间的相互引发、相互作用,注重外物形象同诗人情意的结合,创造出“意象”、“意境”等审美范畴,丰富、发展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表现的理论。

当代艺术上讲即创作中的形象思维的艺术表达。形象思维又可以称意象思维。别林斯基给艺术或诗“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的思维”、“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用形象显示的思维”下定义误译而来。形象是客观的供审美鉴赏的具体作品解释,任何一个客观具体事物的形象都是经过人的感官产生感觉,进而产生知觉,然后在脑细胞屏幕上留下记忆表象,成为思维材料。然后不断分解、重组、联合,再经过艺术想象升华从而完成艺术形象的创造。比如郑板桥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不断演化。中国传统画家中立象尽意的杰出代表是八大山人(朱耷)、石壶(陈子庄)。


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是哲学、美学观点.意谓圣人用确立象的办法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念。“圣人立象以尽意”,说明“象”与“意”的联系。“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象”对于“意”的表现。

在中国美学上第一次明确提出“象”与“意”的关系,强调艺术形象对于作者情意的表现作用,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后代美学家、艺术理论家从这一命题出发,进一步阐明“象”与“意”之间的相互引发、相互作用,注重外物形象同诗人情意的结合,创造出“意象”、“意境”等审美范畴,丰富、发展了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表现的理论。

图片摄影高陆甲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立象以尽意”》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意”和“象”是什么

“意”字上音下心,心音是也,就是个人心里希望传达的信息、声音。

试想: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一个人若想把自己内心的意传达他人,靠的是语言。但是,这传播毕竟是太有限了,一个人总不能把自己的话说给所有人听吧。所以就形成了口口相传,口口相传就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传着传着内容就变了。这还好,但如何准确的传给下一代呢,比如说伏羲氏发现了宇宙运行的秘密。没法传!因为语言本身都并不能准确地表述,那怎么办呢?于是想到了——画图,而画图就是最早的“立象”。

“象”就是最早的图画。比如伏羲氏发现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四季的变化,他就想把这些规律传给后世。但是,鉴于做画材料的难找、也不易于保存,怎么办?画图太麻烦了!伏羲氏觉得太难了。

但“立象尽意”的理念没有变,直观的图或者说“象”不容易立,那就画符吧!符就是最早的符号,什么符号最简单呢?就画了“一”道,这个表示“阳”,把中间断开“——”两道就表示跟阳相对的“阴”。一就表示☀,——就表示🌙,这样通过这两个符号就能“立象”了。比如早上是一,中午是二,下午是一,晚上是——,***是————,凌晨是——,早上又是一,如此循环。两个符号就可以表示一天的变化了。

这就是最早的“立象以尽意”。

所以阴爻阳爻“——”和“一”这两个符号就是最早的象的符号,这俩爻摆出来的象就能够表达意了。

再后来,符号变多了,加入了丨、拐弯、丶圆圈等等,就可以表达更复杂的东西了,而且这些符号可以组成“文”,甲骨文就是最早的文的一种。

文,再后来又生了字,就是文字。但是,文字说到底还是立“象”的符号,还是为了传达“意”。

中国古代的文字学、文学、哲学理论中,对于“立象以尽意”相关解析非常之多。在当时文化氛围中,文人学者对这些阐释谙熟于心,能够自然而然地顺承到对书法理解上。在当今新的文化语境中,有必要打通各个文化领域的相关理论,对书法的本质作出恰如其分的阐释。

“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由此衍生出物象、卦象、意象、大象等名词。阴阳二气,相摩相荡,有而未形之时的混沌之“象”,谓之“大象”。“大象”是世界本根之象是无象之象,也就是大道、常理。[_a***_]说:“大象无形。”

“象”的形式意义之间的关系,有点类似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所以,为了“尽意”,涵盖无限之“意”,“象”的形式必须平易简约。如果过于具体、繁复,就会僵化,不具备回味、想象的空间。因此,《周易·系辞》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然而,“大象无形”的追求显得过于虚无空疏,卦象、文字的形式构成也稍嫌简单,对于表达和接受都造成了一定困难。而绘画、雕塑的“象”过于具体了。艺术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以相对简单的形式表达非常丰富的美学意义,为此需要对表现对象进行适当的抽取、提炼、概括,为精神寻找形式。权衡折衷之下,书法的形式构成与表现内容之间的匹配是最恰当、最理想的。书法主要是黑白二色,以点线组合实现空间分割,与其他艺术相比,其形式至为洗练简约。这种抽象、简练的形式构成,既有具体的指向性,又有一定的模糊性,如此形成含蓄美感和多义效果,造成自由联想的阔大空间,力求以有形的有限表现无形的无限,如此方能“尽意”。这非常符合中国文化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基本原则,所以书法被视为最高艺术。

法家必须把“象”立起来,才能表“意”。“象”有基本的技巧法则,必须从书法史上认真借鉴,熟能生巧,有所创立。如果不掌握书法的表达技巧,即使文化领域的专家名人的毛笔字迹,也不可能“尽意”,算不上“书法”。

总之,书法将多种文化元素进行系统组合,“意”在把握事物变化的基本法则模式,以“象”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生动体现出中国文化直觉思维特点以及整体观思维的大局意识。如今书法在社会大众心目中依然享有较高地位,主要得益于文化传统的强大惯性。而如果没有一个引领性的核心理念,书法的前景不可能繁荣,只可能芜杂。明确并遵循书法“立象以尽意”的根本法则,其文化地位才能得到确立。


文学是什么?

谢谢悟空问答!

看到这个话题,作为陕西人不由得想起已故著名作家路遥——一个用心和生命谱写人生的良心作家吧!这个毋庸置疑,大家有目共睹,贫穷一直是压在作者心头的一座大山。从最初读者认识他时的《人生》,后来被拍成电影,到史诗般的巨著《平凡的世界》,无处不体现出贫穷带来的压抑。

前几天还看了个报道,是路遥的弟弟王天乐的回忆录,记述回忆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情形,他这样写道:“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

这胖很多人不可思议,因为路遥早在发表《人生》的时候,已经是知名的作家,这部***还拍成了电影,当时由著名演员周里京主要,而且红遍大江南北。《平凡的世界》更是让他如日中天。一个如此著名的作家,居然要借钱去北京领奖,而且连自己的作品都买不起。这些看起来有些尴尬的经历,其实就是对一个真正作家的拷问,也是一个纯粹的作家生存环境的讥讽。

也许对于如今的读者来说,很难理解。但是在了解了路遥其人后,你就会明白——他就是一个文学道路上的苦行僧,用生命实践者一种执着和承诺。

所以才有后来他的仰天长啸,一个陕西人都明白的呐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