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 霸权,文学理论 霸权思维导图

  1. 如果只推荐十本最经典的史学著作,你会推荐哪十本?
  2. 怎样评价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力?

如果推荐十本经典史学著作,你会推荐哪十本?

中国的话,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吕思勉的《中国通史》,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

世界的话,

首推斯塔夫阿诺斯的《世界通史》全球史观的宣扬者。

文学理论 霸权,文学理论 霸权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钢铁 枪炮 病菌》 现在火的不行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就脱胎于该书。

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爱德华 吉本的《罗马帝国的衰落》

文学理论 霸权,文学理论 霸权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国史的话《光荣与梦想》美国上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的断代史。

法国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还有嘛,就是革命导师的《资本论》了,。现在我们社会中的所有问题你都可以从资本论里找到相应的描述,看看所谓的资本主义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

文学理论 霸权,文学理论 霸权思维导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加一本《大国的兴衰》,是一本讲述全球霸权更迭的书,比大国崛起更有连贯,没办法大国崛起属于国别体,阅读起来不是很方便

这种推荐实际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可能会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一个人的推荐也不可能会完全一样。同时,根据学识、经历、见解、兴趣不同,也会千差万别。无论怎样挑选,所推荐的也只是“一家之说”而已。所以,我今天在此推荐的几本史学著作,也是凭借自己多年的阅读经验,并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和推荐的,以下史学著作,是我的最爱。

一、《史记》,无可争辩、毫无疑问稳居第一。在我所有阅读的史学著作中,没有任何一本能与《史记》媲美,没有任何一本能够超越《史记》,没有一本能与《史记》比肩。《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但有这种体例上的首创之功,而且开创了汉语的美妙写法,用美妙的语言记载历史风云、传述历史人物、勾勒风云变幻过程中的爱恨情仇,这叫美得丰满,美得雅韵,美得苍茫,美得醉心。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真是再也精当不过的概括了。《史记》还有一点值得称道,司马迁不但在写宏大场面时得心应手,像《鸿门宴》《十面埋伏》这些经典,如画面一样定格在历史和文学的画廊,而且,司马迁写那些小人物也写得栩栩如生,像洛阳董公,像王陵的母亲,任何一个小人物都精致,三言两语,人物就立在读者眼前。所以,《史记》不单单是记载历史,她还是文学的范本,值得人一辈子读下去,受益无穷。

二、《历历十五年》。这本书太有名了,许多人都耳熟能详,具体不用细说,推荐历史著作,这必然是其中一本。但值得一提的是,黄仁宇的《历历十五年》出版后,不仅带来了轰动效应,同时也带来了历史热,人们惊讶地发现,历史还可以这样写!于是,很多模仿者便纷纷加入了历史随笔的写作队伍,写历史的人一下子从大学殿堂走向了民间,***都成了历史学家。所以,《历历十五年》的另一功绩,便也是创作方法的开创,带来了一种新的历史写作方式。

三、《白话本国史》。这是吕思勉先生1923年出版的史学著作,后来在1940年和1944年,吕先生还出版了《吕著中国通史》上下册。吕思勉的《白话本国史》十分有名,他在书中说:“宋金和议在当时,本是件必不能免的事,然而主持和议的秦桧,却因此而大负恶名,真冤枉极了。”因为这一说,到了1937年日本侵华,蒋、汪二人有了争议,为政治需要周作人根据吕思勉的观点发表文章说:“岳飞是军阀,专权该杀,反倒是秦桧能顾全大局,值得褒扬。” 这在当时引起过巨大争议。

四、《宋史》。元脱脱所著,中华书局的《宋史》版本,有40册之多,因为写作的需要,我对其中大部分的人物列传都读过,感觉宋朝生活的丰富和精彩,尤其是文人,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政策的庇护下,展现了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

怎样评价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影响力?

在世界文坛上,中国文学的影响要分两部分谈,即思想类文学和小说文学。思想类的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类文学的影响几乎没有。

这里说的***文学是指用汉字写成的***,涵盖古典***和现代***。用其他语言写成的描写中国社会、历史的***不在其内。

很明显的一点,造成这一影响的最大原因就是语言体系的不一致。作为世界上唯一一支还在使用的音义文字,汉语可以说是最特殊的语言,没有之一。

中国台湾作家李敖曾经放过狂言,他说他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公民。那时莫言还没有获奖,中国人对诺奖的期待还很高。李敖每一年都给评审组寄去一本自己的著作,但诺贝尔文学奖一直没有颁给中国人。

有人很疑惑,中国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难道还不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吗?于是就去***访了一下评审组。

评审组的反馈是,所有的评审里面,只有一人懂点汉语,还不是很好。所以看到的中国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

然而,不算汉语自身的韵律,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汉语里的词汇其他语言里是没有的。比如“鸳鸯”一词,英文里是没有[_a***_]的词汇来表达。那么,红楼梦》里贾母身边的那个名叫鸳鸯的丫鬟该怎么翻译呢?结果译成其他语言,给人的印象就是贾母身边一直跟着一只会飞的鹅。这样的翻译已经不是有没有美感的问题了。


西方重视中国思想类文学有两个主要原因。

西方注重对自然的探索,在近代科学里面走在了前列。但是人文社会的研究要远远比不上中国更为深刻。

所以,西方社会对人的精神教育会有一定的缺失,当今时代里西方国家各种动荡不断就是恶果。这时候东方的思想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的良药。

首先说一下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国上下五千年,没出现过断代,上至三皇五帝,近到昨天,无一不传承至今,我们华夏的文明犹如灿烂的星汉,熠熠生辉。十三经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因,百家争鸣之后,中华文化更是硕果累累!从***的概念讲,任何一种文化都在世界文化之中,所以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完全的文化,是祖宗级别的。目前所谓的“世界文化”,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欧洲工业革命后,无视东方泱泱大国文化后的概念。好比一个“孩童”认为“学识渊博”的“大儒”不入流。这就是当前中华文化的“尴尬”之处,当然尴尬的不是我们。在中华各个方面崛起的今天,文化自信这一提法可谓是恰到好处,意韵深远。

最后说一下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可以用“一石击出点点水花”。这现象其实是有原因的:1.西方围堵,这方面很好理解,围堵东方大国,西方可谓良苦用心,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技术……方方面面都对我们是“照顾”有加,不是我们不优秀,是没有我们优秀的舞台。2.文化差异,我们的文化积淀了几千年,成语、俗语、典故、诗词歌赋等等,怎么能用简简单单的“音节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简单单的翻译又怎能体现出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傻子听戏”怎么能听出“真谛”?

我相信,随着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一带一路”的扎实推进,中华文化定会在世界舞台上闪闪发光,中国文学定会重回“紫禁之巅”!让他人为之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