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建构

  1. 作为一种民族文学形态,刘绍棠的乡土小说是如何展现民族风貌的?

作为一种民族文学形态,刘绍棠乡土小说是如何展现民族风貌的?

刘绍棠是中国当代致力于乡土文学创作的著名作家,他自称是个“土著人”。无论是早期的《青枝绿叶》、《运河的桨声》、《运河滩上》、《田野落霞》,还是80年代后的《蒲柳人家》、《瓜棚柳巷》,作者都把自己的眼光集中在京东运河滩上,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展现家乡的美丽景色、风土人情,反映时代风貌。他以约700万字的乡土***创作和一整套完美的乡土文学理论构建了自己独居风***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林斤澜曾赞颂他:“写的是古朴的风俗,却永有清新的芬芳,写的是那一块贫穷苦难的乡土,读来却体贴心甜。”刘绍棠的***格调清新淳朴,结构简洁完整,情节新颖曲折,人物鲜明独特,语言明丽流畅,乡土色彩浓郁,读来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文学鉴赏价值

1 地方色彩的呈现

对民族风格描写可以体现出民族、地域的文化特色,刘绍棠通过乡土习俗的艺术表现,提供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北运河乡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形象史料,是一部运河风俗的精神文化历史。刘绍棠通过优美的文辞和笔调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犹如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文学理论建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妙趣横生的方言俚语

民间有着不同的言语词汇、俚语等,是民俗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使用并广泛流传的用语,这些语言的使用与文学的民族性、地方性特色密不可分。巧妙适当地将独特的民间语言融入到***中,可以使***的地域语感、水土人情得到有力的强化,突显作品的艺术性。刘绍棠在***创作中,对方言进行变通,通过语境、语调、语意的创造,反映出当地民众的文化氛围与妙趣横生的思维。刘绍棠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可以说是一部河北民间谚语,民俗的大汇集,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俚语。

文学理论建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