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解构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文学会不会被过度理解?也许作者写下它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
  2. 80年代朦胧诗人的诗,你了解吗?为什么他们被称为朦胧诗人?

文学会不会被过度理解?也许作者写下它的时候没有想那么多?

肯定会!

最简单的例子,一些试卷上的阅读理解文章学生拿去让原作者答题,结果答案会与标准答案大相径庭,这就是出题人的过度理解。

最近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就有对贺知章《春望》的政治解读

解构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将之解读为逢迎太子、打击右相的意思

水浒传》里的宋江浔阳楼“题反诗案”,明朝的“妖书案”等等,均有过度理解的嫌疑。

古代,对文学、文字的过度解读,大多是一种政治手段,凡牵扯到“文字狱”三字的,都脱不了“过度理解”的嫌疑。

解构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当今,“过度理解”也有积极一面的意义。比如以今天的眼光去理解古代的文学,那么,《西游记》《三国演义》《老子》《庄子》等著作,便在今天有了现实意义,有了指导价值

人们可以从《西游记》中读出职场的学问,从《三国演义》中看出处事的学问。这样的“过度理解”是好的,积极的。

所以,文学作品的过度理解,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也必将在将来延续下去。只是有的人断章取义、歪曲事实,拿来作为一种迫害人的手段。也有人去发觉其中的现实意义,挪古今用。

解构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过度理解”本无对错,因之拿来去做什么,就有了对错之分。

文学会不会被过度解读,这太正常不过了,写书的作者跟读者又不是同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构建起的思维架构,每个人对社会人生的经历感悟都不相同,对同一件事情同一样东西的看法,角度都不一样,解读不到位甚至解读的南辕北辙的都有,不要说过度解读了,关键是这本书能不能引起你的共鸣,让你有所得,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其他的就可以不必去花心思了,没意义。

怎么说呢?纯文学吗?恕我孤陋寡闻了,我认为文学是一个体系统称,它涉及的范畴很广,方方面面都有文学,如果仅对一个词汇"文学"的理解,我认为谁在写它的时候都不会多想,比如我现在的回答,属于文学吗?不过脑,自有食客需要就好。如果是以文学为基础而创造一篇纯文学的文章,那作者一定要深思熟虑,否者内容不垂直,会减少食客的兴趣

日常的话语,在说出或传播后,出现歧义和过度理解的情况比比皆是,确定、解释、沟通、修正等补救措施非常重要。但在文学作品的理解中,就算脱离和超出了作者的原意和认知,也一般不存在过度的问题。因为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的作品,同时也是读者鉴赏甚至再加工的过程。鉴赏本来就是主观的,是读者观念、认识、理解力等与作者意图、解析、塑造力等的碰撞结果,即便千人千味也未必不可。文学作品中本来就呈现了各式的具像,人们感知的这些具像不仅可能不同,而且据此演绎的过程、情形及形成情感、心路也是不同。以上种种,说明了文学作品具有开放性、拓展性,是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甚至优秀作品的这一特征更为明显。当然,解读最好不要出现把作者放在世俗的所谓道德的架子上烤问,也不要出现极端者辱***格、害人性命之事。作者也最好不要去践踏某些人性***的公认底线。

的确如此!作者本身所具备的文学素质,其实只要读者也具备了相当的文学水准,并以此来设身处地的思考作者的内心境界,可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实在是没有太多的必要去深挖由此所可能涉及的其它各个层面。所以说做学问者须实事求是。不要鉆牛角尖。不要用自己的想当然去曲解和误解作者的本意,并以此来达到哗衆取宠,故耀玄虚,故显高深之意。

80年代朦胧诗人的诗,你了解吗?为什么他们被称为朦胧诗人

哈哈,我们这些七零后八零后是真正经历了朦胧诗的全盛期,而且自己也尝试创作过。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

朦胧诗之所以被称为朦胧,应该是因为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叛逆”的朦胧诗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虽然有过一些争论,但其中确实不乏好作品,至今喜闻乐见。读一读当年那些朦胧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像《回答》、《一切》和《致橡树》等,到现在还是很脍炙人口的。

我至今记得自己中学时拥有过的那本黑色封面的《朦胧诗选》,对《神女峰》那句“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最近犹有感觉

80年代,朦胧诗风靡一时,如井喷一样不可遏止。

那时我正青春,初见朦胧诗,就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它。朦胧诗的特点是,具有不透明和多义性,同一首诗不同的人读它,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朦胧诗讲求[_a***_],追求思想与艺术上的审美自由,包含着个体精神的坚持。有人说,朦胧诗是一个政治意味浓重的诗汇,并且合有贬义。也有人说,朦胧诗晦涩深奥,难于读懂,称朦胧诗为“气闷的朦胧"。

朦胧诗在当时为诗歌带来的一股新风,的确吹拂着许多年轻人的心,正因为它的新鲜活力,才被广大的诗众接受,它带有反抗的意味,正适合年轻人倾诉迷惘和爱情

朦胧诗人的代表有顾城,北岛,舒婷,食指,江河,等等,我曾因舒婷的《致橡树》和《神女峰》,就身不由己地爱上了诗歌,并把她当作了我心中的女神。

朦胧诗虽然发展迅猛,但也老得太快。有人说朦胧诗的解体是因为政治力量的干预,这种说法似乎并不成立。朦胧诗的过度肿胀,导致了粗制滥造,因而败坏了朦胧诗的艺术纯度。

我个人认为朦胧诗算得上功成身退,它毕竟留下了那么多的经典,曾日夜陪伴着我的青春,正因为朦胧诗,我才爱人了文字,爱上了诗歌,虽然,我永远成不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但我会永远为生活而歌。


1、中国朦胧诗派新老代表有:北岛、顾城、舒婷、食指、江河、杨炼、梁小斌、芒克、海子、牧野。

2、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诗作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赠别》、《致橡树》,顾城《一代人》、《远与近》江河《星星变奏曲》、《纪念碑》北岛《回答》、《习惯》、《红帆船》。

3、胧诗的历史功绩及艺术成就是无法忽视的,在一篇回顾当代汉语诗歌二十多年所走过的道路的文章中,我曾这样评价朦胧诗:当代汉语诗歌最具实质性影响的努力有三次,即朦胧诗、口语化努力、叙事性的强调。其中,朦胧诗的出现使中国的新诗传统在滞缓几十年之后再次与世界接轨,并逐渐同步。它最大的贡献是唤醒了一种现代意识

1、一种新诗现代化的意识。确实,由于朦胧诗人大多经历了“***”导致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类似西方“上帝死了”之后的现代主义背景,因此,朦胧诗人迅速被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所吸引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也因此使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向前跳跃了好几步,并逐步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走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2、这一时期的新诗潮诗人还明确地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改善人性的思想,并进一步突出了对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怀和爱的呼唤。梁晓斌说:“我认为诗人的宗旨在于改善人性,他必须勇于向人的内心进军。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时代环境影响与西方欧美文化影响,以往的结构主义被逐渐消解与解构,形成了新的解构主义,或者说是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擅长于打破固有解构段落,对文学作品中的启程开合接不在意,认为文学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内容,是意义。

朦胧派也是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一种文学表达方式。

朦胧派诗人并不是一个组织,只是一个自发出现的创作群体,他们没有公开发表宣言,只因为有共性的艺术主张与文学创作形式,被文艺批评界统称朦胧派,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他们探求人生的哲学意义,渴望并寻找光明。

后来人归纳“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

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

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他们写的诗,意象虽清楚,明确。但你要仔细琢磨好久才懂。故称朦胧诗。代表人物顾城。

孤 线 顾城

鸟儿在蓝天飞过

儿童拣拾一枚分币

葡萄藤爬上篱架

就是朦胧诗的代表作

有人给他续了一句弧线"苍蝇围着马桶打旋”。把诗人气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