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写意性

  1. 什么是写实?什么是写意?
  2. 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两者能否相互融合在一起,又会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

什么写实?什么是写意

1、写实,指据事直书; 真实地描绘事物。写实是一种文学体裁,也可以是某些作者写作风格。这类文学形式基本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丰富生活原型,但又不是生活的照搬。

2、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苛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是一种形简而意丰的表现手法。俗称“粗笔”。与“工笔”对称。中国画技法名。通过简练放纵的笔致着重表现描绘对象的意态风神的画法。写意画是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与工笔画并称。


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两者能否相互融合在一起,又会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

国画注重“写意”,讲究“像物象”与“外师造化”,就是以大自然为师;油画注重“写实”,追求空间造型效果,可表达生活、可表达自我,问题来了: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两者能否相互融合在一起,又会给人怎样的视觉效果?

文学作品写意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两者相互融合

理解国画的“写意”与油画的“写实”,看似一件很“费劲”的事情,写意与写实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只好简单大概的了解一下,国画的“写意”表现的不是物象本身,而是物象的“气象”,比如,一座山在国画作品中,表现的不是山长什么样子,体现的是山的磅礴气势,

然而,油画的“写实”表现的是物象的形状,也包含了物象情感的真实,就比如,一个人是有骨骼模型的,所以油画必须要有如同骨骼模型的素描基础,还要展现出作品人物的神态,让人看起来觉得是真实的一样,当然了,这真实不是“摆饰品”那种的真实,

文学作品写意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设讲国画的“写意”和油画的“写实”相互融合,事实上,现在也已经发生了这种情况,比如,国画的“素描”就是融入油画“写实”的表现,原本国画不是表现山的样子,当多了“素描”之后,人们就很容易知道山是什么样子了,也就是从抽象转到具象了,

此时,山的那种“磅礴气势”还在吗?这就很难讲了,即使有,都会被忽视了,因为当一件事物变得具象之后,人们就不会花时间精力去想象它的抽象因素了,原来是“先闻其声,想象其人”,现在是“已见其人,不闻其声”了,写意的目的就是让人去想象感觉物象的“气象”,当真实的事物出现了,就不需要想象感觉了,这也就失去了写意的味道了;当油画增添了“写意”元素,也就是掺杂了想象的细节,此时就雾里看花了(并非一定是物象形体模糊不清)真实感没那么强烈了。也随之失去了油画的“写实”味道。

国画的写意可以融合适当的“写实”,和西方的写实还不一样。

文学作品写意性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像徐悲鸿,主张中西结合,结合西方的***,注重素描的重要性,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他的马也是家喻户晓的,算是很成功的。

图片来自网络


尽精微,至广大,作品得远观好,近看也好。

首先,国画的写意,并不是肆意为之,如果作者进行过严格的造型训练,对作画对象的结构形体了如指掌,那画国画写意才能放的开,写的出,写实油画,自不用说,造型要求严苛到极点,所以两者都同样要求准确的造型训练。

其次,两者结合,有两个问题,

1、国画的材料并不是完全适合写实性表达,生宣纸与墨与水的相互渗化交融的效果是国画表现的长处,但是熟宣上所画的工笔画却可以做到非常写实,如果是绢的话,还可以擦洗,做减法。

2、国画写意表达只能做加法,用错一笔,这幅画就出问题了,油画是既可以做加法,又可以做减法。

3、所以国画写意与油画写实,两种表现方式是又联系又有区别了。

再次,两者的要融合,就得先有较强的造型能力,再考虑好作品的最终效果,是偏写意,还是偏写实,孰少孰多,在创作时候,每一笔都落到结构上,注意好取舍,就能将两者很好结合。

完全可以,写意重在写神,让人在感觉中去领悟,写实重在形,象,真,让人有直观感受,视觉冲击。而虚实结合,让人即感到充实又引发想象岂不更妙,这便是见精微致广大。齐白石就有这样的画法。

我觉得不可融合,也无必要尝试。

油画可写意亦可写实,在画布上此彼相融反而味道风格一体,效果更好。国画在油布上不可画,也写不了诗与书法,所以,不可融合。反之,在宣纸上涂油料画油画更是不可能,正如东方人与西方人不一样的相貌一样。

写意是东方艺术的一大特点,也是国画千年形成的特殊艺术,它融合诗书画印四绝为一体的艺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有中国画才有。

写意是含蓄,精神为主的艺术,配上文学性的诗与书法相溢增辉,更显作品的文学性,艺术性,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更耐看,足以玩味和收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