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底层诗”中隐藏的秘密是他的创作观,就是诗歌创作到底是因为什么又是为了什么。
白居易自己也有一些关于诗歌理论的论述,比如“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还有另一句更是广为大家熟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白居易认为诗歌应该为事而作,从而达到为民***干预政治的目的。
在《***府.并序》中,白居易曾云: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城也;事实而核,使***之者传信也。这进一步揭示了白居易具体的创作方法,那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白居易认为用白描的手法反应客观事实是最好的,是最能打动人的。所以白居易对李白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因为他的作品虽为奇文,但“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说到这里,我们不由想到另一位大诗人杜甫,他的很多诗作都是反应民生疾苦的。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杜甫是在诗歌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的践行,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文学创作理论。
追溯到古代诗歌的源头《诗经》,咏唱各地风土人情的《风》便有了关注现实关注民情的特征,之后的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更是极力描写底层民众的生活。可以这样说,白居易是继承了了《诗经》与杜甫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描写底层生活的创作理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4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