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军同文学作品,军旅同人文还能写吗

  1.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马蒐坡前草青青,

今日犹存妃子陵。

题壁有诗皆抱恨,

军同文学作品,军旅同人文还能写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入祠无客不伤情。

三郎甘弃鸾凤侣,

七夕空谈牛女星。

军同文学作品,军旅同人文还能写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万里西行君请去,

何劳雨亱叹闻铃!

子弟书即大鼓书词啊,韩小窗还是罗松窗?都是八旗子弟,满族,有才啊!

军同文学作品,军旅同人文还能写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出自李商隐的《马嵬二首》中的律诗,属于律诗中比较重要、必须对仗的颈联。我们先看看整首诗,从整体来看题主的问题

海外徒闻更***,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十一尤”部的七律,格律严合。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与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对仗。文法也基本遵从“起承转合”的章法,所以这首律诗是标准的。

内容来说,这首律诗承接《马嵬二首》中的七绝:

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

你好,我是容千寻,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我认为这一句妙在运用了对比,暗含了讽刺。

这句话是说当时在马嵬坡上大军不发,纷纷逼迫唐玄宗处死杨玉环,而最终唐玄宗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皇权富贵处死了杨贵妃。“此日六军同驻马”是李商隐对于“马嵬坡之变”这一历史***的描述。

“当时七夕笑牵牛”是诗人对唐明皇与杨贵妃从前感情描写。从前两人情意甚笃,好到有可能会在七夕的时候看着满天星河,嘲笑着牛郎织女不如他们幸福快乐。

过去与现在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曾经再坚贞的感情也抵不过此刻命在旦夕的现实。要么唐明皇杀掉杨玉环以慰军心,要么六军一同反了唐明皇,两个人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虽然满心不舍,但唐明皇还是选择了保全自己。这在当时的情景下或许是一个理智的选择,毕竟一个人死总比两个人死好一些但是唐明皇却是背弃了曾经的承诺,爱情的光辉消失了,人性的卑劣占据了上风。曾经“你侬我侬”,如今大难临头各自飞,也不可谓不讽刺了。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欢迎讨论,指正。

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创作过咏史诗《马嵬》两首,诗中表达了对唐玄宗的批判之意。“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这两句诗就出自其中的第二首。其全文如下:

【其二】

海外徒闻更***,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本首诗的“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写得很是绝妙。至于如何绝妙,笔者总结了两点,现粗略分析如下:

1、对仗工整绝妙。

我们平常总会说“风马牛不相及”之类的话。可是在这首诗里,李商隐却打破了这样一个常规说法,他就是要马和牛相及。同时,我们再看马和牛前面的词语,一个“驻”,一个“牵”,论状态我们不妨可以看作是一静一动。六和七两个数词互相呼应,时间状语“此日”与“当时”的铺排,不禁让人遥想起往日岁月。

问题: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妙在哪里?

这两句诗出自李商隐的七律《马嵬二首·其二》,妙处有两点,很值得学习作诗的朋友们借鉴。

俞陛云(1868-1950)先生在《诗境浅说续编》中说出了这一联的两个妙处:

俞陛云所说的巧对,即指“驻马”对“牵牛”。

贺裳(约公元1681年前后在世)的《载酒园诗话》:

借对,分为借音对和借义对两种,

1、借音

例如杜甫的《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

野鹤【清】晨出,山精【白】日藏。清对白,清与青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