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风化文学理论

  1. 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

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

范仲淹简介及代表作品?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 。唐宰相履冰之后。北宋诗人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 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通行有《四部丛刊》影明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在意,而把全部精力放在书中,以读书为乐趣。

风化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回家糊涂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风化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多难未应歌风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子期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风化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结为一体,今江苏苏州籍人……因主张新政,受挫后职位被贬……

代表名著《石子涧》、《渔家傲》、《御街行》等。本人喜欢《石子涧》:

飞泉落处满潭雷,

一道苍然石壁开。

故老相傅应可信,

此山云出雨须来。

答: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1]),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2]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的《岳阳楼记》流传千古。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3]。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张俊魁二零二零年五月十四日农历四月二十二

范仲淹(989一1052)字希文,谥文正。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时生活贫困,刻苦自学,

北宋著名政治家庆历革新领导者。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出任地方与朝廷官吏。仁宗时,曾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遏止了西夏入侵,巩固了西北边防。他比较关心人民疾苦,表现劳动人民的同情在《岳阳楼记》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

著有《范文正公文集》他的散文、诗、词均较有名。留下来的诗词仅有五首,其中《江上渔者》《渔家傲》《苏幕遮》《御街行》《岳阳楼记》《他的词写边塞风光,气魄扩大,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是苏轼,辛弃疾词派的先声。

1,巜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江上坐船来来往往的人,只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喜欢享用,但你要看见,打鱼的人驾一只小船,在风浪中劳作,是辛苦而又危险的。

2,《渔家傲》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苏州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北宋前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其为官后,多次批评朝政,触怒了当时的权相吕夷简,故两次被贬。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他以龙图阁直学士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此间,他实行"屯兵营田,为持久计"的政策,有力的抗击了西夏贵族的侵扰。其守边数年,号令严明,爱抚士卒,西夏人呼其为"龙图老子",且相诫不敢犯其境,说:"小范老子胸中有数万甲兵,不比大范(指范雍,当下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中有,由冯瀑饰演)老子可欺啊。"

范仲淹与韩琦(北宋政治家、词人)在军名重当时,称为:韩范。时有民谣流传说:"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仲淹一生为官清正,治军严明,关心民生疾苦,又以生活简朴、品德高尚著称于世。死后,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文正“,故后人均称之为:范文正公。

范仲淹一生的主要精力,虽然多用于政治、军事等方面,但是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一些内容比较健康的散文和诗词,其著作有《范文正公集》。此中的《岳阳楼记》,即是作者被贬邓州时所写。

《岳阳楼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作,它用鲜明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洞庭湖的"浩浩荡荡"、"气象万千"的雄伟气势和壮丽景象,熔叙事描写、议论于一炉,兼用骈散写法,颇有诗意,别具一格。尤其是文章结尾部分,主张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在贬谪中坚持政治改革理想的自白,也是对同遭排挤的朋友们的劝勉,尤为古今所传诵。

范仲淹的词作存世仅五首,主要是写边塞生活,其意境开阔,风格豪放,对开拓词的题材领域有一定作用。如:《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御街行:秋日怀旧》等,尤以《渔家傲:秋思》因慷慨悲壮而播传人口。

最后,以范仲淹的一首诗奉上:

江 上 渔 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