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美式文学作品推荐书单

  1. 英式幽默变成美式爆米花,奈飞的《黑镜》要砸了吗?

英式幽默变成美式爆米花,奈飞的《黑镜》要砸了吗?

时隔八年,《黑镜》5终于问世,但却让许多粉丝大失所望。原因在于其水准较前几季相比要降低不少,口碑直线下跌。如今,他已经被众多网友贴上了平庸、无聊、爆米花的标签,这无疑是一种失败。

一、口碑大跌

我们直接用数据说话,这一季的《黑镜》,烂番茄新鲜度仅有63%,与第一季、第二季的80%以上的新鲜度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

美式文学作品推荐书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豆瓣网上,仅有6.6分,要知道第一季可是有9.4分,落差实在太过巨大,也难怪一些粉丝大呼失望。

二、不再是“黑镜”的《黑镜》

《黑镜》这二字,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代名词,它代表科技人类影响,代表着人们对未来科技世界的幻想。但在其出品以及制作权被美国Netflix公司购买之后,一切都变了,如今,它成为了美式爆米花,不仅没有丰富的科技想象与思考,也失去了前几集英式幽默以及辛辣、恰如其分的讽刺,变得越来越中庸

美式文学作品推荐书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第五季第一集为例,整集的故事全集中于卡尔和男性好友丹尼的特殊关系当中,他们被VR游戏所影响,但在故事最后并没有去深层探索这种特殊影响后的生活,在需要深入的地方却戛然而止。

再如第二集,被社交应用侵占生活的人们奋起反击,但整剧在50分钟的紧张感塑造后,最后的结局却沦为“猪尾”,只是将已经被讨论烂了的话题进行重现,不可谓不失望。

即便口碑不如以往,但我们也不能说它砸了。我们还在期待,真正的《黑镜》的回归。

美式文学作品推荐书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黑镜》每集一个完全独立的故事,角色和演员都完全不同,短小精悍,却将科技进步对于今日社会的影响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剖析。

八年过去,《黑镜》迎来了第五季,可刚出不久便惨遭口碑直线跌出七分的悲剧。终究,续集的出现都无法重启第一季带来的震撼吗?还是说,当黑镜被交给美国制作,便“软”成了文艺爱情套路剧了吗?《黑镜》的这次滑铁卢,如同最初它营造的科技给我们的近未来社会带来灰暗的“恐慌”一般,彰显出横亘在英美剧作间的那道灰色鸿沟。

美式爆米花剧情设计。

英美制作的精良差异无法类比,但对于美国观众来说,一般广播电视网的剧集长度在22集左右,付费频道比如HBO和AMC也不过13集上下。对于英国观众来说,一季的普遍长度是6集。所以,英国影视创作者在创作迷你剧的时候,是以电影标准制作的,重在故事的设计与反转。而当《黑镜》“嫁”去美国,侧重点便由深层次的故事内核转移到了人物角色的塑造。同时,不可避免的是政治正确,LGBT、种族无歧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化元素。可黑镜的原本含义是,当你关掉手中的电子设备后,那逐渐黯淡的屏幕就像一面黑色的镜子,看见的只有你自己。如是,《黑镜》要隐喻的永远是科技优先,人其次。

政治正确的人物塑造。

但在好莱坞的演员阵容与套路,以及好莱坞的结尾升华装帧下,最新一季的《黑镜》只有人,关乎科技的元素几乎微乎其微。曾经,它或许对科技的发展持悲观态度,或许看起来像是在唱衰人类的未来,可它给人类的是对未来的警醒与提示。现在,《黑镜》将科技和欲望的缔结,用肉体和灵魂的羁绊展现,将反社会人格解剖成善良却遭遇伤痕的弱者,将Freebritney(解救布兰妮)运动(来源于真实网络***,被解救对象是疑似被父亲控制的美国女歌手小甜甜布兰妮)和粉丝文化糅合进毫无悬念的救援之中,平庸无趣,索然无味。

本来,《黑镜》致力于解构科技对人性的利与弊,用独具英国风格的幽默反讽社会存在问题,继而营造“细思极恐”的惊悚。可现在的剧集一马平川,甚至开始流水账般地讲爱情。我们喜欢《黑镜》,是因为它硬核科幻与文学式的美感,而非温和平庸的***性爆米花美学如果《黑镜》沦落成了看到了开头便能猜到结局的套路剧,那下一步要面临的,只能是Netflix(奈飞)大数据引导的“被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