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白先勇***的文学史意义

  1. 白先勇放弃写小说转而去研究昆曲、红楼梦,算是浪费才华吗?

白先勇放弃写小说转而去研究昆曲红楼梦,算是浪费才华吗?

“小诸葛”白崇禧之子白先勇,用个时髦的帽子戴在他头上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这个帽子就是文化学者”。

白先勇可以算得上是现实主义精神较强的作家

打小生活中国大陆、辗转台湾、定居美国不同时期与地点对他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白先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少年时代的白先勇体会到了父辈的“显赫”、上流社会的“风流”,在他后期的作品中都有反映

长大后,又目睹了在***民党的没落,以及“眷属村”中许多离乡背井、流落台湾中下级军官的痛苦挣扎。

去了美国,又经历了众多旅美华人对美国物质文明的向往;对西方文化腐朽的厌恶。

白先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白先勇对昆曲的执着又反映了广大华人飘泊海外而无根的无奈。

二十多年的时间和金钱都给了昆曲艺术,白先勇终于完成了现代青春版的《牡丹亭》。

据说这还是儿时昆曲《游园惊梦》对他的启发。

白先勇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牡丹亭》集两岸三地的优秀人才和昆曲爱好者们,在校园义演,而白先勇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是做了二十年昆曲的“义工”。

白先勇是将门之后,父亲是白崇禧。他出生于广西,然后迁移住到了桂林,之后又辗转嗷南京上海香港,最后到了台湾。他在台湾学习,后来又去美国留学,出身以及人生经历加上他很喜欢文学,后来写***也是很值得玩味,很有人生的况味。比如,他最有名的***《台北人》,这本书是集中描写了一批60年的的民国遗老遗少。

虽然署名是《台北人》,但是文中没有一个主角是台湾人,全是大陆人,而这也正是白先勇的用意。 他后来还写了《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分析的很深入,也勾连很多历史和旁征博引很多知识

很多人,尤其是内地人知道白先勇是因为青春版《牡丹亭》,2003年两岸三地海选演员,这一版牡丹亭将原版55折缩减为29折,2004年推出全长9个小时演出3天的青春版《牡丹亭》。海选确定下来的俞玖林、沈丰英分别出演杜丽娘和柳梦梅,虽然演员年轻经验也不是最丰富同时也不是国内最好的演员,但是白先勇自有用意,他找来了国内最好的传字辈来言传身教两位青年演员,在舞美服装等方面都极尽最高端,这个戏2004年在台北首先演出,引起了轰动,6月份来到内地苏州同样引起一片好评。

昆曲因为这个戏突然火了起来,也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开始喜欢昆曲,连锁反映在其他方面,戏曲进校园、戏曲课堂等等也不能说没有白先勇《牡丹亭》的启发。十多年的时间里青春版《牡丹亭》巡演海内外,超过50万观众观看,可以说《牡丹亭》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白先勇说,《牡丹亭》对他来说是一生的缘分。
从少年第一次在上海听到梅兰芳先生的牡丹亭,到青年时期写的***《游园惊梦》,再到打造青春版的《牡丹亭》,他觉得“昆曲是最美的形式直抵中国人最深刻的情感。” 如此看来,研究昆曲和红楼梦的白先勇,怎么能说是浪费人才呢?

首先,作为白先勇来说,我们不能称它为,一个***家,他应该算是一个文化人,对于像白先勇先生这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来说,***只是他生命和文化当中的一部分,我们看他的***,能够感受到他的所思所想,但是其实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来说,如何对于古文化,的深入研究,以及分享自己对文化的见解才是一个学者说应该具备的。

白先勇前些年研究和创制的青春版的牡丹亭,被昆曲一经播放,一经演出,就造成了非常大的轰动,最主要的一点,是,昆曲原来被那样的演绎,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儿,所以我们会发现白先勇先生在,对待与传统文化美的理解方面是与众不同的。

而对于红楼梦,白先勇先生也有他自己的见解,看他解读的红楼梦,也一定会有不同的,见解和发人深省的地方,作为白先勇来说,一本红楼梦其实能如何能够更好的去研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想法,能够给后人一些启迪。

所以***家和文化人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还是不要将***和文化,做不同的类比,毕竟文化人所肩负的是文化的传承,而***家,是写***的,所以两面会有不同的一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