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套话

  1. 莫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莫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处”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是莫言说得?

如果是他说的……莫言在周围找不到知音这倒是真的,就跟朗朗,顾长卫……等一样,他很孤独,他只有在跟日本的文学巨匠们一起的时候才活跃,他习惯谈“文学里的人性”而不是被钱熏透了的人性,更何况许多没有读过文学作品的人满嘴谎言套话空话……不懂***的跟他讨论。他厌烦了。所以他才说了这么一句。希望不要把他逼走。

文学在于借鉴。《项链》以前学了像个笑话,正解是暴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资本主义的文学敢直接暴露资本主义的虚伪吗?作者能知道这篇文章能全世界流行吗?文学虽然没用,其它领域可以借鉴,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成名了要回报社会,以前书生可怜,有诺贝尔奖以后,还歧视中国人,只有中国人说《项链》暴露资本主义的虚伪,如果不让说,那就只能是个笑话。是个笑话,也不错。

文学理论套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莫言所言“文学的最大的用处就是没用处”是对于文学的本质而言。文学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升华人们思想情感的境界,它启迪人们的智慧和梦想,它弘扬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它揭示世间万物的自然规律。文学的经典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恒的价值,超越时代现实。对于低俗粗鲁的实用主义来说,文学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只是一个***的解说词,一个人物的说明书,一个概念的广告语。然而这种“有用”的文学决不能称之为文学!真正的文学是“没用”的!这所谓的“没用”只是相对于那些无视文学的内涵与规律的而言,第一,真正的文学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只有能够感化人们的灵魂作品,才能跨越时空。第二,真正的文学不能是生硬的图解。文学必须运用艺术形式展现出生活的哲理。第三,真正的文学不能是过程的复述。文学的语言丰富多彩,完美的文学形象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艺术的张力。第四,真正的文学不能是拙劣的推销。文学是鲜活的,伴随人类的思维活动和精神生活,高品质的文学是“无以为用”的精神大餐,冠之以文学之名的定制产品才是“有用”的餐具和花里胡哨的菜单。


莫言说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有用处,那这句话非常符合文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古往今来很多名人、作家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都认为文学本身看不出来具体的用处,文学不像医学,医学的直接用处就是治好病人,自然科学也是一样,但在文学身上看不到这样的效果。这也正是鲁迅的想法。文学的第一个无用之用在于,它对人类的心灵有影响。文学是用感性的力量来感动人类的心灵,文学始终触及心灵;第二点,文学的虚构,让人类的想象力走得更远,从而使想象力得到解放;最后一个无用之用在于,文学让语言走向一个更丰富、更复杂的境界。

文学最大的用处是没用处

文学理论套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句话有些哲学的韵味,正所谓:“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一本好的小说,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又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吴承恩的《西游记等等。你觉得它没用,大可买了之后束之高阁。如果有一天你觉得生活的压力让你喘不过气来时,于是想起了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从书柜里拿起这本书读起来,然后你才发现眼前所发生的一切都不算什么,只要你有勇气,毅力和决心――因为生活本就如此!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是如此,不就是写了三个诸侯国打架的事嘛,也没什么。可真的是这样吗?里面隐藏了多少生活的智慧和经营的智慧,其价值无可估量。

文学理论套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吴承恩的《西游记》也是如此,小时候看总觉得孙悟空打的过瘾,好看,好玩。但真的如此吗?当然现在已经被解读了很多版本,而我认可的版本却是:在讲人生。人一出生,不知道自己是谁?要往哪里去?怎么去?里面就讲了首先要拜一位师傅,教你本领。然后本领学的差不多了,岁数也不小了,闯荡江湖,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被如来佛祖用五指山压了500年以修炼身心,最后得观音菩萨指点,套上紧箍咒(以免乱来),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功德圆满。

这才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