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感应文学理论,感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在文学创作中艺术灵感有何重要意义?

文学创作艺术灵感有何重要意义

文字创作是通过文字表达内心思想的艺术形式,写心中所想,写眼睛所看……,眼、耳、口、鼻、舌、手脑、心等一切感官的感受都可以写出来。

那么在文学创作中艺术灵感有何重要意义?

1.文学创作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手法,再去寻找艺术灵感。

感应文学理论,感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从语上也。”小学生都是从“识字”、“组词”、“造句”开始,再看图写话20个字,再100字、500字作文。先练习写短文,注意基本格式和类别;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还有文学体栽;小说散文诗歌戏剧、书信、故事、寓言等。

2.“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文学创作要“言之有物”!



红楼梦》的作者写作“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说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没有作者深刻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是写不出一部惊世巨著的。《平凡世界》作者路遥出生在陕北的黄土高原,艰苦的生活环境,当地的风土人情都给了作看写作的动力、素材。他也曾亲自下煤矿劳动体验生活。我们常常寄希望于“灵感”其实是不够的,“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没有坚韧的毅力,没有用心的去品味生活,艺术也是空洞的。“不被生活锤炼,怎能锤炼生活”,不懂生活,没被生活锤炼,没有真情实感,何来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感应文学理论,感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艺术灵感是高光时刻,文学创作笔耕不缀”。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的《史记》,这样的文学巨著,史学巨箸,凝聚了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心血完成的。创作过程中艺术灵感肯定有过,更多的是作者青年壮游,奉使入蜀,扈从汉武帝巡游天下。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事事留心,实地访古考证。同时纵览秘府典籍,遍观古书文献。在文学创作中的内容更是耳闻目睹心想,有的***亲自参与。即使遭到屈辱的酷刑折磨,身心受到摧残仍然坚持创作。“如椽铁笔撰青史,史家绝唱惊世文”、“无韵离骚比屈子,鸿篇巨制话古今”。

4、文学创作中要把握艺术灵感。

感应文学理论,感应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有写作的冲动、意识时,应该及时捕捉,动笔写作不让灵感浪费。



我认为灵感,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时点情感。它可能因为你听了一首歌,看了一幅画,甚至是做了一个梦而触发的即兴情感。拿我举例:去年我儿子两岁不到,刚刚断奶,女儿小学年级,且特别依赖我。我被公司安排出差半月,远赴新疆,当时内心五味杂陈,不能拒绝,又心存担忧。于是在赶飞机的路上,看着车窗外的黎明,心里特别难受,有几句话不吐不快,这大概就是灵感吧!分享一下:从夜色微凉到朝阳初醒,即将远行的妈妈依然心系爱女、幼子,愿清晨的第一米阳光拭去女儿半夜临别的眼泪,醒来就找妈妈的儿子早点露出笑容。没有分别,哪来重逢? 在到达目的地之后,每天都和女儿、儿子视频,但还是思念他们,于是灵感又来了:从央央夜色到灼灼空阳,抹不去的依然是对儿女的思念。白日的工作千丝万缕,夜晚的思念万水千山。只盼这出差的日子早日结束,让我插上翅膀飞到你们稚嫩的身旁,用深深的拥抱发泄我们久违的亲情[奋斗][奋斗] 所以我认为灵感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真实的情感,且有一种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冲动!古代诗人李白无酒不诗,这酒大概就是他的灵感来源吧!


在文学创作中,艺术灵感非常重要,没有灵感,闭门造车,是写不出任何东西的。只有灵感出现,想象丰富,思路清晰时,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情涌笔端,一行千里,一气呵成。毫无灵感,硬拼死搬,纵然写出一点东西,也只能是硬拼死搬强挤牙膏般毫无生动语言没有生命力难以打动读者的拙作。

艺术灵感是任何一部有价值作品最鲜明的部分。同样的人、物或***,写作大咖们总能妙笔生花,平凡中见非凡,观一叶而知秋,其实全拜灵感所赐。

我最佩服的是《三体》作者大刘的奇思妙想,摧毁地球人所有太空战舰的水滴,使太阳系低维化的二向箔,归零者对整个宇宙的重塑……这些天马行空、匪夷所思的艺术构思,已经成为《三体》区别于任何殿堂级科幻巨著的标识。

在膜拜《三体》艺术高度的同时,读者们不禁好奇,作为偏居一隅的电气工程师,工科出身的刘慈欣,何来那么多石破天惊的想象?

除了扎实的科学素养,深厚的写作经验,对生活哲理性的思考习惯,我认为关键一点还在于他的跨界。非科班出身而自学写作的刘慈欣,在文学者眼里不就是个十足的跨界者吗?

跨界者,必然不受陈规陋俗的束缚,绕开繁多的条条框框,思考问题时往往能直视其本质,没有太多顾忌,运用不拘一格的手段直取目标。

罗辑就是个纯粹的跨界者!他是个人畜不伤,与世无争的庸者,养成这种“平庸”性格的原因,就在于他看透了生活的本质,觉得什么都没乐趣。而正因为他具备直视人性本质的能力,所以只要能达成目标,便可运用世人无法预知的措施,去阻止三体人的进攻。最终,对文明已达高维度的三体人一击而中!

(作品是作者***自己的一面镜子,每部作品里的某个人物其实是当时作者的镜像,我判断现实刘慈欣在整部《三体》里的唯一镜像就是逻辑这个人物。)

由此可见,作品中独树一帜的艺术想象,它是一个厚积薄发的产物。而这种“厚”不仅仅在于“多”,更在于“透”,在于“跨界”的思维。三者结合,你的作品就是一个真正的破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