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景像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洛神赋图》的创作是为了什么?
  2. 晚唐诗人杜牧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了怎样的审美倾向?

洛神赋图》的创作为了什么

文学绘画:柏拉图式爱情的永恒表达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代表作,是根据曹植文学名篇《洛神赋》绘制的长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列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画”。

《洛神赋》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儿子曹植写下的经典爱情文章。曹植年轻时与上蔡县令的女儿甄宓相爱,不料甄宓却被迫嫁给曹植的兄长曹丕。由于曹丕是兄长,是皇帝,迫于***,曹植只好将这段感情深藏心底。甄宓生下曹叡后被迫害致死。曹植得知甄宓离世,心痛欲裂。在他路过洛水歇息时,梦见貌如甄宓的洛神前来和他相会。梦醒后,曹植难以摆脱梦中情景,更加思念甄宓,于是写下了名篇《感甄赋》,此文后来被明帝曹叡修改了名字,成为《洛神赋》。

景像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顾恺之则根据《洛神赋》画成了传世名画《洛神赋图》。

后人认为,曹植笔下的洛神其实就是甄宓的化身,表达了曹植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曹叡为了维护尊严和形象,改了题目,从而女主角由人换神,变成洛神。

著名画家顾恺之被曹植的真情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字所感动,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绘画技巧,再现了曹植隐忍的柏拉图式的爱情故事

景像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洛神赋图》画卷完成后,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洛神赋图》的真迹早已失传,现在传世的是宋代摹本。传世的摹本共有五幅,其中,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洛神赋图》最接近顾恺之的原作。

《洛神赋图》长卷分为三个部分,以连环画形式再现了曹植凄美的精神恋情。

(1)惊艳

景像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展开画卷,映入眼帘的是第一个场景。只见柳树被微风吹动,洛水波光粼粼,曹植和随从们来到洛水边。马夫解下马鞍、缰绳,马儿悠闲地就地休息。洛神的身影出现在远处的河水中,她云髻高绾,衣裾飘飘,手里握着莲花瓣状的羽扇缓缓走来。洛神的周围有青山秀水相衬,左有红日,右有飞龙,一对燕子凌空掠过。曹植身着宽大的袍子,站在河边看着远处水面上的洛神,将信将疑,且惊且喜。

(2)陈情

洛神相传是宓羲之女宓妃,溺死于洛水而为洛水之神,谓之洛神。曹植的《洛神赋》,借助于洛神的神话传说和美丽的想象,描写了一个动人的人神恋爱的故事。曹植在《洛神赋》序中说:“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此赋”。宋玉的《高唐赋》写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泽,宋玉说昔时先王游高唐,曾梦于巫山神女相接,神女去时说:“(妾)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的《神女赋》即写当天晚上楚襄王与神女相遇之事。曹植有感于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中的故事,作了《洛神赋》。

《洛神赋图》为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其观三国著名文人曹植所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洛神赋》借梦幻之境写以纯洁真挚的感情为基础的人神之恋,形象鲜明,感情真挚,顾恺之读后,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对文学作品进行了在创造,以传达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伤的情调。

魏晋时期曹植喜欢女子,却被其弟曹丕纳为甄妃,直至甄妃抑郁死去,曹丕才拿了甄妃用过的枕头给曹植。曹植心念甄妃,写下洛神赋。后文人顾恺之听此故事,感动不已,画下洛神赋图

~~

读《洛神赋图》随想

             半响地

有诗曰:

子健赋洛神,

恺之画水仙。

莫穷问究竟,

彼此皆痴癫。

        有诗有画,相得益彰。古来今往,中国人穷讲究,而且讲究得很。尤其是请客的时候,哪怕家徒四壁,也会没钱拆蓑衣——酒管够。


顾恺之,东晋著名的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六朝大家之一,水墨画鼻祖之一。他的画笔法细如蚕丝,线条流畅,人物俊秀。拓展了传统工笔画的视野,被誉为中国工笔绘画始祖。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等。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三国文学家曹植《洛神赋》而作,顾恺之用工笔手法,描绘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巧妙的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将曹植与洛神之间的爱情故事讲述的纯真感人,浪漫而又悲伤,表达了无限惆怅的情意和哀怨忧伤的情调。整个画面丰富宏大,内容奇幻夸张,山形,水势,人物表情,喜,忧,惊,哀,表现得细腻雅致。用丰富的想像力,塑造了洛河上嬉戏的众仙,鹿角马面,豹头飞鱼,龙御云车。各中奇珍异兽穿越在山川,树木,流水,云端,令人称奇。画面气氛浪漫凄婉,人物生动传神,景像虚实相间,达到了诗画合一的意境美。



至于顾恺之为何要创作这幅珍贵名画,学术界争论不休:有的说顾恺之用叙事手法向世人讲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有的说他用完整和谐的画风向世人宣扬了“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儒家宗旨:有的说抒发了作者面对纷乱的现实,抒发了好梦未圆的惆怅与怨愤,留露了消和避世的情调。

(图片来自网络)

唐诗人杜牧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了怎样的审美倾向?

杜牧作为晚唐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其诗歌创作理论也与众不同 ,“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推崇李白杜甫韩愈,“李杜泛浩浩”,“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

社会背景

在907年唐朝灭亡之前的七八十年 ,文学史上一般称为晚唐时期。此时的唐中央***日渐衰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藩镇割据,百姓生活在多重剥削压迫之下,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治更加***,再加上吐蕃、南诏、回鹘等周边少数民族纷纷入侵,唐帝国已是岌岌可危。

个人背景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三朝元老宰相杜佑之孙,官宦之家,书香门第,博古通今,二十六岁,高中进士。目睹唐帝国的种种内忧外患,政治上很想有一番作为。读书时特别注意“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尤喜论兵,作文多篇,注释《孙子》。

创作实践

  1. 部分作品表现了一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如《感怀诗》 ,感叹藩镇割据横征暴敛给民生造成的灾难;《郡斋独酌》则直接表达[_a***_]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河湟》对政治的***和国势的衰微表示无限的忧愤。
  2. 大量咏史诗历史题材讽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代表作《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则是对历史上成败兴亡***的独家议论。
  3. 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艺术成就最高。代表作有《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才情俊爽,思想活泼。

4 . 也有一些带有浓厚的个人潦倒失意的感伤作品,思想感情不够健康,明显与自己“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的创作主张自相矛盾。

总之,杜牧在晚唐众多诗人中别开生面,成就显著,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对后世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