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的

  1. 从文学作品中可以解读作者的人品吗?
  2. 评判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力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而有资格给这些定论性评价的又应是些什么人?

文学作品可以解读作者人品吗?

显而易见,从文学作品中完全可以解读出作者的人品。文以载道,文如其人,作者所描写的人和亊、物和景无不渗透着他的所思所想所为,渗透着他的立场观点和内心世界,从而无法掩饰他的人格人品,无形中就会流露出对人与亊、物与景的评判,折射出本人灵魂深处的实质性潜意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能写出这样一部不朽的名著,其高超的文学水平和写作手法无人比肩,这与他的人格人品密不可分。曹雪芹之所以为曹雪芹,而王雪芹、刘雪芹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惊世骇人的《红楼梦》。贾宝玉形象就是曹雪芹的化身,其人格人品都有曹雪芹的烙印。对封建礼教抗争,对科举制度嗤鼻,混迹与女流之中,摒弃功名利禄之身外,这些不正是曹雪芹自己的写照么?

以前我单纯的认为如果作品写的好,那么作者的人品肯定也好,古人曾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急促,品行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但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知道了这答案是不绝对的。

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人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当然有些文***品和文章一样非常好。

作者的文学作品和人品是两码事。

这种事分两种:

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类,一些人,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作品和人品就是冰火两重天,从赤道到北极的距离。

这种人就叫“文化流氓”,郭沫若应该称为开山鼻族吧,他从年轻到年老一直不改初衷,喜欢和年轻的女孩上床云雨。

还是李敖说的好:宁可做真小人,也不要做伪君子。

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文学家怎么评定文学作品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不如王朔一句话来的痛快:我是流氓我怕谁?

虽然有点玩世不恭,但人家至少不是塑料袋,装。

另一类,文如其人。

如果说孩子父母的影子,那么文章就是作者的影子。

在一类人在文坛上多的是。文风正,做人正,亦帅亦友,值得仰视。

答:

我总觉得,作者对于作品是诚实的,自发的,作者的心声应潜藏在文本里面。

我们哪些文学作品映射了作者的人生

古代诗人李白苏东坡陶渊明等人。他们是最天真和健忘的一类人,他们只活在此刻。那一刻的委屈、快乐、赞叹、悲伤胜过余生所有光阴的总和。然后他们就写出来了,写完之后心满意足,所有的焦虑啊苦恼啊都得到了安抚,所有的喜悦啊豪迈啊都有了机会释放。

塞林格十五岁的时候,被父母送到宾夕法尼亚州一个军事学校里住读,据报道《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

路遥的《平凡世界》。

任何事都不能说得绝对,当我们读一些文学作品时,发现许多有邪恶的内容,此时,也会联想,这作家为何有阴暗的构思?是不是代表着他/ 她本人的人性

小说题材来源,不外乎作者本人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社会现象,别人的故事个人想象。

这个社会只能拼命

“文学是人学,是精神和情绪的历史。”从写作的态度可看到从事写作的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程度,在一定意义反映着作者的精神面貌、思想走向,以及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三重情感交汇所形成的爱的世界的正确理解与解读。有些作者对事物发展存在个性化的偏移,以自我为高度,以个人的思想面貌来腐蚀自己的灵魂,让文学的真正含义走上***丑恶的陷阱,虽然在文学的路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生活面前,越走越一塌糊涂。

文学是小地方的事,从这个小字我们看到写作的艰辛以及文学被边缘化的程度。一个小县城有几位诗人或作家的出现,应当算是这个城市的幸事,可文人相轻的丑态又摧毁着一位诗人或作家的形象。这里更多的是一些写作者出于妄自尊大、坐井观天、***丛生、自我主义所造成的心灵怪态。

如何摆正文学写作的态度和人品相通融的境界,这是作品能否获得读者和体现文学价值的关键。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语 境。在新世纪时期,写作变得飞速化,过去的笔墨纸张被网络替代,发表标准也随之改变,新的文学产品一网络文学在信息化、快速化、***化,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抛弃传统的写作而建立适应文学生态发展的环境?这显得很重要。

评判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力是以什么为标准的,而有资格给这些定论性[_a***_]的又应是些什么人?

文学的价值,如果仅仅以它褒扬什么,和批评什么来给贴标签分类,那就简单的多了。

文学的自身存在意义,在于它在现实世界之上,建构一个与现实平行的载体。作为现实世界的一个印记和回声。

任何作者对于现实世界,都是有自己的倾向性的,且不说作者的倾向性是准确的或主管的或偏颇的。

这种倾向性有的比较直白,有的比较间接。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时代的文学森林中,可能会留下一批大树,也有的仅仅有几棵花花草草。还有的就是满目疮痍,没有什么精彩的给后人留下,那也有可能是,承载那些作品的社会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回声了。后来的读者,找不到打开这些作品的密码钥匙——它们的基本话语体系。

有的文学,却像镌刻在石头或金属上的神的启示录,每个时代,阅读,总不过它去,这样的书籍,我们把它称之为经典

一部作品的地位,由谁来定性评论?读者群体?官方话语评论者?

都不能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作品自身的内在结构和与现实世界——作品的产生年代所对应的契合度。

在在人类生活精神史上所起到的路标性价值,讨论一个时代时,使你不能绕过它。

从本质而言,评判文学作品的深度和思想力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从整体上对于一个族群、社会、区域景观的整体把握和构建,一个是基于族群社会前提下的对特定的个***性深度的剖析和展示。

主题,思想,境界,文体,深度,广度,普遍性意义,皆涵盖在其中。

评价文学作品思想深度主要有两个视角和维度,一是对所描述和反映的生活现实的社会历史意义,二是对人性的刻画和发掘深度。

鲁迅的巜狂人日记》和巜阿Q正传》为例,前者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礼教社会的“吃人”本质,后者深刻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和国民的劣根。

而巜红楼梦》则两者兼具,揭示了封建社会灭亡的必然性和人性的的异化。

能对文学作品思想品位作出直观评价的是广大读者,作出理性评论的是文学理论评论家们。

评定文学作品价值的最终还是人民大众,评论家有一时引导作用,但是否畅销、阅读量多少、反馈正负情况、影响深浅和持久性并不是评论家可以决定的。

评定文学作品深度和思想力的标准,第一现实主义,第二浪漫主义。文学、史学哲学科学,有不同的社会功能,科学能够转化为直接的社会效用甚至生产力,文史哲或许可以集成一个大类,并与道德、艺术关联,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一般都是自我肯定的,这里也存在激烈的冲突和斗争。文学要敢于面对这些复杂的矛盾,即便站在错误立场,如果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矛盾,其积极作用也可能比站在正确立场而回避社会现实大得多。这就需要作家具有不同寻常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重视细节。另一方面,文学应该拯救人心,让生活中的人看到意义,看到生活中蕴含的可能性,构建与现实相关而又迥异的可能世界,带着人们飞翔起来俯瞰自己生活的现实。这就要求作家能够捕捉人心共同的向往,具有大局观,超脱自己所属阶层狭隘的利益纠缠,因为你想要的读者并不仅仅是你所在的少数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