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当代文学的苦难意识

  1. 如果世上没有苦难和不公,还会有好的文学吗?

如果世上没有苦难不公,还会有好的文学吗?

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跌宕起伏的时间冲突

纵观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反应社会苦难和不公平的比比皆是。

如果社会没有了苦难和不公平等等现象。生活中充满的都是美好和幸福,那么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必然叙事中的社会深层次矛盾冲突就没有了。只能是一片歌舞升平,欢乐祥和。

当代文学的苦难意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样就很难说可以有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被创作出来了。

当然我们还是希望社会终究会消除苦难和不公。

等到了那个时候人们的观点也就改变了。

当代文学的苦难意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能描写快乐幸福的作品到那个时候也会被认为可以优秀了!

苦难和不公平是文学作品的重要题材之一,同时也平衡生活和文学的另一极一一一幸福和公正,它们的关系对于文学的审美认知来说也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可以想象如果文学失去了这些,将会少了多少色彩和饱满度。

当然文学题材的多样性和派生性也是难以想象的。

当代文学的苦难意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类是个非常奇特的物种,自己害怕、不想加入进恐慌的泥潭、漩涡,但喜欢观看别人在泥潭中打滚、在漩涡中挣扎

人类本身就是一部苦难史、不公史,而文学产生并吸引了人们的正是它描述的苦难与不公。

最初是神话,或许祭祀以控制人类的行为、大脑,然后加入的成份一定是苦难,随之才能产生救赎,达到愿望的***。

希腊神话故事情节都是悲剧,因为悲剧最能产生曲折离奇的***、故事。包括莎士比亚戏剧文学语言只是修饰,内在核心一定是剧情中悲伤成份感染了人、打动了人。

细思极恐:没有苦难和不公,人类几乎没有好的文学作品!

喜欢看悲剧、喜欢看灾难片、喜欢看英雄人物片⋯所以这些才能大行其道,幻想着自己有能抵挡苦难、不公的力量

如果世上没有苦难和不公,也就没有悲剧,没有审美也没有审丑,估计也不会有真正的艺术作品。

换言之,那就是另一个与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完全不同的状况和玩法了,所以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存在意识对一个作家尤以如此,巴老的'家,春,秋'即现那个悲残时代,市民们灾难聊生水生火热的生活。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又是反映科学救国的,科学家们重国家利益,悲欢离合悲壮而振憾人心的,绝了人间的感人故事。路遙这位陕北高原苦大穷生的汉子,离开了当时高原百姓穷似难也的窘苦,和他本人深受苦难的磨历,也就不会产出‘平凡的世界'这部流传至今的绝世佳作。因此一般很有影响力的大作,都是时代的命脉的再现,经过作家非凡的超人智慧,艺术加工提练而成;但任何作品都离不特定的历史背景,试想现代盛时太平的大中国,还可能写穷困潦倒水生火热一类的题材吗?这就是明摆着的现实。<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