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稍迁至栘(yí)中厩( jiù )监(jiàn);
2. 数(shuò )通使相窥(kuī)观;
3. 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 既至匈奴,置币遗( wèi )单于;
5. 后随浞野侯没( mò)胡中;
6.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ānzhī )归汉;
7. 置煴(yūn)火,覆武其上;
8. 拥众数万,马畜( chù )弥山;
9.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ī );
10. 毕今日之驩(huān)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2.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ǔ)”,收藏。
4.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5.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6.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7.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8.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9.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 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
11. 蹈其背以出血 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 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3. 与武决去 决:通“诀”,辞别。
14. 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 女:通“汝”你
15.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 县:通“悬”悬挂
拓展资料:
《苏武传》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创作的史传文。这篇文章按苏武一生经历的主要关节,大致可以划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头两小节,写苏武奉命出使匈奴,以通和好。第二部分共十一小节,写苏武在匈奴遇到意外情况而被扣留及后被放回的经过。第三部分为最后四小节,写苏武返汉以后受尊宠的情形。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结合起来,刻画人物入骨三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5453.html
上一篇
追述文学理论
下一篇
文学作品病情的描述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