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中英,文学理论中英文互译

  1. 为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

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情感里?

一、传统文化不同

外国人传统文化比较开放,直率。中国人的文化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外国无工作的人叫“失业”,中国人叫“下岗”;外国军人在弹尽粮绝时可以选择投降,以保全性命,中国人则是人在阵地在;外国人吃西餐,常用刀叉,中国人吃中餐,常用筷子等。

二、称呼不同。

文学理论中英,文学理论中英文互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国人称朋友为“亲爱的”,以示关系好,中国人直称朋友姓名,以示亲密;外国人对亲戚的称呼与中国人也不同,外国人对父母与中国人对父母的称呼也各有所异等。

三、感情不同。

外国人对人淳朴,中国人对人两面三刀;外国人对妻子不忠,花心,中国人讲求从一而终;外国人喜欢发明创造和冒险,中国人喜欢耍小聪明和保守等。

文学理论中英,文学理论中英文互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四、与作品的质量也有关系。

外国人的作品也有好有差,好的作品也很有吸引力,让人难以怀记。比如:小时候我读的日本连环画《鬼姐》、《小雪》;俄国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西班牙的《小癞子》等作品让我记忆颇深,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以上等原因,当然,这当中也有例外。我们阅读国外文学有时不能进入作品状态,情感无法沉浸其中,也很正常。

文学理论中英,文学理论中英文互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阅读外国文学,我觉得主要需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的障碍,二是文化的壁垒。

先说语言的障碍。翻译的最高境界用三个字来概括:信、达、雅。信就是严格依照原文,忠实传达作者意思。达就是语言流畅,文字通晓明白具有可读性。雅就是选词得体,追求文章的简明优雅。同时做这三点并不容易,实际上同时具备“信达雅”的外文译本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语言的障碍让非母语读者总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这也是读者无法完全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的原因之一。

再谈文化的壁垒。每一种文化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西方人解释“先天下忧而忧”与向东方人解释“领主的领主就不是我的领主”一样困难。读者在阅读非母语文本时常遭遇文化壁垒,如果文本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往往会发现难以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真实用意,进而导致不能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文化沉淀不一样,信仰不一样,不能更好的深有体会,和作者的成长环境也不一样,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精神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也差距太大。但人性的好多优点都是一样的,可以相互学习,交融。

之所以觉得外国文学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感情中去。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语言不通。外国语言和中国语言的传统习惯、表达方式、历史渊源、人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会对作者的创作意图感知不清,会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捉摸不透,会对作者的表达方式不能认同,故而觉得难懂、费解、吃力。

其次,来自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其本身的质量没有保证,海量的文学作品谁优谁劣,本国读者尚且弄不清楚,何况是外国人。读不通,很可能是作品本身太过差劲。

至关重要的是,译者的文学修养和文字功力。作品的内容,需要是译者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翻译作品,甚至可以看作是原作品的再创作,很大一部分来自译者的同化、润色、发挥,翻译作品几乎代表了译者各个方面的水平。

看外国文学作品,拖沓冗长是通病,狂话连篇是特点,不知所云是常事。那可能都是翻译的原因,没有很好地变通,没有恰当地转化,没有大刀阔斧地修剪。

作品给人的印象如何,与译者有直接的关系。几种译本一对照,优劣立显。上学时课文中学过的一些外国文学,至今回忆起来还印象深刻,比如法布尔的《蝉》,莫泊桑的《项链》,译得非常好,比后来见到的其它译本不知要好多少倍。

感觉外国文学作品艰涩难懂读不下去的,多半是译者还处于翻译的幼稚期,说不定就是在搬着英汉字典一字一句地直译,当然不堪入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