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是1***1年左右,我上小学,老师发了崭新的语文,算数两门课本。
那时还小,七八岁的孩子,深居在大山深处,***项目几乎是没有,一年顶多是看几次公社放映队轮流到各大队放几场电影,恨不得下午四五点就去占地方等着看电影,大多时间,是追着电影队看四五个生产队(村庄)才罢休。
就连小说是啥也不知道,仅有的基本小画册,孩子们也不舍得借给看,最后成了“嘛样头”了才捞着看残破不全的小画书。
每当闻到学校发的新书的印油味道,看着白纸黑字的课本页面时,心情很愉悦。
拿到新书,爱不释手,让母亲淘换报纸给包起书皮。照例是先翻书中的图画看。记得有篇课文是地主份子王勇学,到生产队的地里,偷辣椒,被小学生刘文学发展,为保护集体的财产,刘文学勇敢和地主份子搏斗,最后被地主治死了,光荣牺牲了!
那时候,自己不懂文学,但是,那一篇带有阶级色彩的记叙文,确实很打动我闭塞的心灵的。
你像书中:“忽然,有一个人影在生产队的辣椒地里晃动。”、“地主份子恶***地说–你不放过我,我整死你!”,“你整死我,我也不放过你这个坏蛋!”鲜活的话语。感觉刘文学确实很伟大,幼小的心灵,树立起光明磊落,宁死不屈,坚定信念。
在日后的成长发展过程中,能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能保持红色的传统,成为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管理者,创造者,继往开来,为国家的重要脊梁。
总之,儿时的记忆,往往是最真实的时代反应,最能体现一代人的社会价值,走什么路,是有方向性的,因此,要自信,要细心培养下一代,成为有理想的有用人才,是社会大课题。
为什么印象深刻?因为朱元璋的画像太丑了!丑到不可思议。
鞋拔子的脸,高耸的额头,鸡爪似的手,而且还驼背。
所以,总是让我产生无数次联想,因为明朝之前的所有皇帝的画像,从秦始皇到元朝忽必烈,还有课本后面的清朝皇帝,虽说不是个个都漂亮,但也不至于丑到这个样子。
每每复习历史翻到这一页,我就为朱元璋感到可怜,也充满了好奇。
这究竟是个怎样的皇帝?难道***真的如此丑陋还是被黑化了?
后来略查了下,关于朱元璋的画像还真是被黑化,从漂亮到丑陋然后又反转回来。
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穷到讨饭,后来参加红巾军起义逐渐发展壮大,慢慢当上皇帝。
朱元璋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正史将他塑造成仁义的明君,野史则把他描述成残忍的暴君。
明朝建国初期,朱元璋的形象俊伟清朗还是挺正面,毕竟是他终结了元末乱世,开创了和平局面,国计民生得以复苏。
话说最近,整理书箱的时候,无意中翻到以前的一些旧书籍,看过之后,心生感触,尤其是看到当年留下来的小学语文课本,对其中的插图,更是念念难忘。
为此,我们一点号:一起走遍世界特意整理出了一组当年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彩色插图,和大家一起打开儿时的记忆大门,回味经典。
当你看到这幅图的时候,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这是小学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上的一幅插图,至于是几年级的课文,现在已经记不得了!
而这幅图,许多80后应该还有印象,这也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一幅插图,不过,这是低年级时候的一篇看图识字,彩色的插图边,配上短短的几句话,上面再注释拼音,几番读下来,再抄写几遍,便逐渐熟知。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5670.html
上一篇
文学理论巨著
下一篇
语象文学理论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