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外文翻译

  1. 为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的情感里?

什么感觉国外文学类书籍读不下去,无法沉浸到作者情感里?

个人理解,原因有三:一是表达方式不同,二是典故和谚语的理解障碍,三是价值取向不同。

先说表达方式。外国文学中,经常会出现很多长句式,越是在进行复杂表达的时候,这种情况就越明显。对于学习中文长大的我们来说,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经常会很别扭。

此外,中文有典故、成语,放在特定语境中一句可抵千言;与之类似,西文也有他们的谚语和典故,每条谚语或典故背后都有独特的故事但是很多我们都不了解,突然碰到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

文学理论外文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有一个关键的原因是各自的价值取向不同。东西方传统价值观区别很大,民族、种族、爱情、宗教、***等观念都有一些彼此冲击的地方,这些也会对阅读带来影响

文学作品有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从生活中得到的大量感性材料熔铸成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文学理论外文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始终离不开想像(幻想、联想)和虚构

第三: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

最终反映生活,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具有启发性和美感。

文学理论外文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为什么读不下去呢?

1:读一本作品之前先了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背景

比如《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20世纪50年代美国刚刚赢得了二战的胜利,成为了一个政治、经济和军事大国。在这样的时期,“纽约”就是美国实利主义社会的一个代表。它象征着最“***模***式”的一切,人们精神生活是一片荒原,没有人在意别人的感受。

有了这个前提,就不难理解书中所表现的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

2:不同文化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故事传说都会对创作者产生影响

一、传统文化不同。

外国人的传统文化比较开放,直率。中国人的文化比较含蓄,委婉。比如:外国无工作的人叫“失业”,中国人叫“下岗”;外国军人在弹尽粮绝时可以选择投降,以保全性命,中国人则是人在阵地在;外国人吃西餐,常用刀叉,中国人吃中餐,常用筷子等。

二、称呼不同。

外国人称朋友为“亲爱的”,以示关系好,中国人直称朋友姓名,以示亲密;外国人对亲戚的称呼与中国人也不同,外国人对父母与中国人对父母的称呼也各有所异等。

三、感情不同。

外国人对人淳朴,中国人对人两面三刀;外国人对妻子不忠,花心,中国人讲求从一而终;外国人喜欢发明创造和冒险,中国人喜欢耍小聪明和保守等。

四、与作品的质量也有关系。

外国人的作品也有好有差,好的作品也很有吸引力,让人难以怀记。比如:小时候我读的日本连环画《鬼姐》、《小雪》;俄国作家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西班牙的《小癞子》等作品让我记忆颇深,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以上等原因,当然,这当中也有例外。我们阅读国外文学有时不能进入作品状态,情感无法沉浸其中,也很正常。


欣赏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欣赏痛苦。好的文学作品,就像糖衣炮弹,外面甜,核心的东西会把你的内心炸得粉碎。当我们年少时,就像《悟空传》里面的说的一样,“我要这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年少的我们有一种想改变世界的梦想,且斗志昂扬,遇到不公平的事,先过过嘴皮上的瘾。到后来我们走上社会,被社会无情的风浪打得血气翻涌,受了心理的伤,然后我们像祥林嫂一样,把自己的伤口展示给别人看。然而,在别人眼里,你的伤口只是“蝴蝶伤口”,和“喇叭伤口”的区别。在别人眼里,你的痛苦,只不过是人家茶余饭后消遣的话题。当然了,人家还是够[_a***_]的,安慰你一下,说什么“我以前受的苦比你多多了”。

再以后,我们发现,人之痛苦,就像《围城》一般。你说“围城”外面的人,羡慕“围城”里面的人,那么,究竟哪个是围城里面,哪个是围城外面呢?你不知道。很多时候,你既处于围城里面,也处于围城外面。人生就像迷宫一样,当你认为走出去了,实际上还在里面。当你还在里面,很可能你已经出去了有的痛苦就像皮肤上被划伤的伤口一般,是显而易见的。别人理解你也很容易。黑白分明吗?

王蒙曾说,小三是个侮辱女性的词汇,建议取消。王蒙说,小三并不都是可恨的,他见过那种心里特别善良的小三。我们看待小三,不能一棍子打死。可是,有些事情说说容易,因为说,比做,容易多了。被列在不道德的标签上的人,其痛苦,只能埋藏在心里。就连父母也会踩上几脚。看文学作品,我觉得不需要太高的素养吧。当然有的人只是欣赏纯粹的文学艺术,所以讲起来也一套一套的,把中西文学理论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