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前瞻,文学理论前瞻是指

  1. 文学、历史和思想史的关系是什么?
  2. 《废都》究竟是“淫书”,还是深刻的社会世情画卷?

文学历史思想史的关系什么

所谓“文史不分家”,历史与文学是归在一类的。

就像同时目睹过一件事的两个人叙述出来也会有所差异一样,就像让你完整地说出一个小时前所发生的事也很困难一样,史书都是由人有选择性的写下的,或有缺漏,或有编篡,或无可奈何或有意为之。

不是说历史学或者写史书的人都在捏造史实,总有一些专业的敬业的好的学者努力不去编造过去,找各种旁证来探寻真相,可注意,最多也只能无限逼近真相——他还是不得不去编篡一些事,因为这根本不是个人努不努力的问题

文学理论前瞻,文学理论前瞻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我们先不考虑像“历史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这种问题,写史书的人即便再客观再公正,终究也会有个人的观点和局限在,更不必说官修的史书了。那么他在写那些“不得不编篡”的部分的时候,就会用他自己的认知来找一个“套路”去推测,当事人会怎么说怎么做才符合常理符合这个人的行为习惯,那虽然作者尽力客观,可结果也只能是“最合理最逼近”罢了。

因为历史根本就没有套路可寻。

读史可以看到前人做过哪些事,那么既然做过,我们就可能再做一次——也可能试图去避免不做;读史可以开拓眼界,往后能看多远,回过头来往前就能看多远;读史能让你明白,历史的车轮是怎么滚滚向前的,而我们又是多么渺小如尘埃。

文学理论前瞻,文学理论前瞻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和留下的思想。如果你看的是故事,想明白的是道理,读通的是思想,那么不管你读的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其实都无所谓。不是有那么句话么,史书里也许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他都是***的;而小说里除了名字是***的,其他也许都是真的。


一个时代的文学跟思想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作家怎么写作,写什么,跟这个时代的思想是有关联的,作家难免受到该时代思想界的影响,当然这只是针对深度作家而言,非深度作家,可能完全罔顾思想什么的。而历史,主要是与政治有关,一个时代的历史怎么书写,往往是统治者说了算,因此一个时代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政治家写的***。但是三者要想达到一定的成就,则文学必须避忌”三伪文学“,思想和历史亦然。

废都》究竟是“***”,还是深刻的社会世情画卷?

第一次看《废都》,还在上高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口口口口,此处删除几百几百字。后来上班了,又看了一遍,是盗版的,删除的字少一些。说实话,本人从小喜欢看***,古今中外,无不涉猎,看的书用“汗牛塞屋”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现谈一下个人看法。

文学理论前瞻,文学理论前瞻是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废都》确实很”淫”。我个人认为,《废都》完全可以把那些性描写删除,既使看删减本,也丝毫不影响***要表达的思想。试问中外那么多经典名著,有几部是靠***描写传世的?当时人民文学》的一篇评论,到现在记忆深刻,题目就叫《亏了哇,平娃》,非常婉惜贾平凹,那时贾平凹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那些***描写对青少年而言,绝对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明清时代好几部遭禁的***问世,比如金瓶梅》《***》等等,这些***的作者都没敢留下真名,大约自己也感觉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所以用了这”笑笑生”那”笑笑生”等化名。贾平凹在《废都》中署上大名,所以遭致口诛笔伐。

第二,《废都》确实很“潮”。***借鉴《***》和《红楼梦》的写法,把二者融为一炉,描写了八九十年代古都西安的官场和市井,写作手法非常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为古都社会各色人等画像,可谓那个时代的”小百科全书”。这部***突破了他以前的《躁动》《高老庄》《鸡窝洼人家》等***的写作方法,是一种成功的尝试。

第三,《废都》刻画人物很“真”。***刻画了庄之蝶、周敏、唐婉、牛月清等一众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刻画的入木三分。一个个人物跃然纸上,仿佛站在面前。市井边缘小人物,如民办教师、小保姆、电线杆上贴的小广告等,也让人过目不忘。

总之,一句话,《废都》删除那些***描写,丝毫不减其深刻内涵。加上那些,除了迎合人们猎奇心理,增加发行量外,​其他真没必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