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报告

  1. 关于很多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视剧和电影,而剧情被改编的面目全非,你有什么感想?
  2. 为什么影视艺术作品较之于其所改编的文学原著常常有不尽如人意之感?
  3. 有哪些世界著名文学作品至今还仍未改编成过电影?

关于很多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电影,而剧情被改编的面目全非,你有什么感想?

观点不一样

个人对同一部作品都有不同理解,都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以及对每个人物的认识也会不同,不同导演,不同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塑造了不一样感觉的角色,例如《封神榜》,拍了很多个版本,有一些有可取之处,方向不一样,有从哪吒开始演起,也有从妲己纣王的角度拍,不能单一评判好坏。例如《神雕侠侣》有人喜欢李若彤演的姑姑,有人喜欢刘亦菲的仙气。例如《红楼梦》,对新新版褒贬不一,每一个红粉,都有不一样的理解。

电视剧和电影表现手法不一样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视剧和电影有很大的区别,首先最直观的可能就是时长问题,但这不是主要原因。还有资金问题,电影相对说资金更多,更多的拍摄画面冲击力较大的片段,而电视剧资金有限,时长较多。制作手法、艺术表现力也不一样,电影更要在有限的时长内使剧情紧凑,而电视剧更像叙事,要有层次感。例如《白鹿原》,电视剧和电影版都有可取之处,但又不一样,《红高粱》巩俐和周迅演技都非常好,但可以看出对剧情理解不一样的感觉。

演技

有些影视剧剧情是好的,可是演员所呈现的感觉确使人们进步不了剧情,看起来也是索然无味。甚至觉得尴尬。真希望这些演员能对作品负责,也希望观众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信息化发达

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很多作品在没有准备好,或是为了追求利益,就开机拍摄,只追求流量,追求热度,而不考虑作品如何,有何意义,只是一味的迎合观众,导致烂片泛滥,有的票房甚至很高,也有很多拍完上映不了。

……

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文学作品电影改编调查报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多重因素,造成了烂片泛滥,制造方良心一些,消费者理智一些,行业才能良性发展,当然有些拍出的效果就很好,甚至完善了原有作品,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在逻辑结构上就更完善。一部作品的完成,是和每个工作人员分不开的。尽职尽责在哪个领域都是适用的。

为什么***艺术作品较之于其所改编的文学原著常常有不尽如人意之感?

电影相对于文学原著来说,能超过的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不尽如人意”,有的是完全在糟蹋原著的名声。

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原因也比较复杂。

1、如果你是先读了文学原著,不管你喜不喜欢这本书,在心理上都会有亲近感,在观念上也会先入为主。也就是说,这个东西或多或少在你的心里烙下了一些印迹。那么,当你之后在看到改编的电影的时候,总感觉不是心理已经接受的那个样子,无形中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感。

所谓一流的文学无法改编成一流的电影,就是这个道理。当文学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心灵空间,电影就很难再进入了。比如《白鹿原》。

一般二流的作品才能改编成好的电影。因为二流的作品还没有满足我们的期待,还有可拓展的空间,电影只要加工得更精致,就很容易俘虏人心,比如《教父》。

2、如果你是先看了电影,再去看原著。你会发现书中的描述要远比电影的画面详细细腻,很多情节电影没有展现的,书中都进行了交代。而有些地方,书中明明写得很好,电影却没有表达出来。这时,此前电影的画面已慢慢在你头脑消失,你会发现还是看书好。人对文字的接受度更好,更能从中获得信息量并保存记忆,而影像的东西一闪而过,需要人注意观察,容易忘记。

3、回到电影和文学的形式比较中。书的容量很大,一本书可以有好多册,几百万字,数千个人物。而电影必须在一两个小时内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只能选择最必要的情节去展现。所以,在保持故事的完整度和人物的复杂性上,电影天然要比书本差。

要知道,文字是文化象征,印刷术出来后,最初是用来复印圣经的,承载着更深度内容。而电影诞生初期是一种杂耍的玩具,满足人的猎奇心的。从这种传承上来说,电影就要比文学低一个等级,只不过通过一些大师级导演的努力,电影才有了更复杂的艺术手法。

好的电影总是以影像取胜的,也就是画面本身对人造成了冲击力,比如塔科夫斯基。这是绘画与文学相平衡的地方,是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天赋才能完成的。而一般的电影导演只是一个工作者,不是艺术家,就没办法把电影提高到艺术的地步。

都跟原著一样怎么显示编剧的水平呢,所以就要按着编剧的想法改编了,但是呢人们先入为主,已经对原著产生了印象,你再改编就会觉得突兀不尽人意,所以就是这样了。(个人猜想,纯属胡扯)

哪些世界著名文学作品至今还仍未改编成过电影?

这个提问看似简单,其实挺考人的,只能按自己理解来回答了。

外国:薄伽丘《十日谈》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詹姆斯·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 》

马塞尔·普鲁斯特的《 追忆似水年华 》

威廉·福克纳的《 喧嚣与骚动 》

萨特的《恶心》等等

中国:戴厚英《人啊,人》

贾平凹废都

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