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逻辑结构

  1. 《三体2》中为什么花大量篇幅描写罗辑和庄颜?有什么寓意?
  2. 关于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的相关问题?

《三体2》中为什么花大量篇幅描写罗辑和庄颜?有什么寓意

面壁者罗辑,不同于其他面壁者。他直接跟主对决。首先这点证明罗辑是四位面壁者中最有威胁的。跟庄严的一些篇幅,应该是罗辑参透宇宙暗黑森林法则,以及面壁方案成功的一些必要因素。因为所谓的面壁者,首先要让破壁人看不透自己的想法。对于罗辑跟庄严一起的时候,罗辑会不会是用漫无目的,和虚度光阴的表现来掩饰内心暗黑森林想法的雏形?因为包括“主”,所有人,以及读者,从罗辑每天做的事情中,真的很难看透他的真正内心想法。或许像是武侠小说中的无招胜有招?但罗辑肯定不会像表面看到那样,找个免费世外桃源,每天吃吃火锅喝喝红酒旅旅游泡泡妞。

记得书中有一段罗辑对自己说“面壁者罗辑,我是你的破壁人”。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按照自己的思路想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想事情是需要时间的,尤其宇宙法则这种事情。我觉得大刘不会去用那么多篇幅描写爱情的。因为后面罗辑作为执剑人,对庄严跟他孩子的离开也不过用了轻描淡写的几句话。所以那段你说的长篇幅,应该就是面壁人罗辑用一种真实生活方式在“掩饰”。掩饰中摸索跟参悟暗黑森林法则这种宇宙游戏规则。

关于文学创作心理机制的相关问题?

文学创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并不单一地只与一种文学创作心理机制有关。

文学理论逻辑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代中国,有唐朝文学家韩愈——【不平则鸣】,他强调主张文章,就是一个人心中有不平之气时,内心的有所反应。

文学创作有【起点】。它从我们接收信息开始。

意识活动机制——从我们出生以来,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在大脑的左右半球进行复杂加工。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有的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潜意识当中。有的仍然保留在我们的意识层面

文学理论逻辑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创作心理感觉】,便是当我们拿起笔在想一件事时,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一个场景,会觉得这件事情以前发生过。其实,这个场景里面或多或少都存在我们以前所经历的事的【成分】。这与【记忆机制】有联系。

文学理论逻辑结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