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艺术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又称现代派或先锋主义,20世纪初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时代,陆继出现的各种资产阶级没落文学流派的总称,称之为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
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它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黑色幽默等流派。是西方社会深受尼釆、弗洛伊德、柏格森、萨特等人哲学思想或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的产物。常被人认为是美国的爱伦•坡和法国的波特莱尔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远祖。
20世纪20年代,现代主义文学奠定基础并迅速发展,形成第一次***,出现了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艾略特、福克纳等著名作家,他们的文学作品对欧美及其他国家的现、当代文学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如:奥地利***家卡夫卡的《变形记》(1921)、爱尔兰***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22)、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1913——1927)、英国诗人艾略特的《荒原》(1922)、美国***家福克纳的《声音与疯狂》(1929)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波及亚、非、拉文坛,出现了第二次***。现在,有些西方国家的文坛上,各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此起多彼伏,块都寿命不长。他们的主要特征是:排斥批判现实主义,在题材上、技巧上力求创新;作家企图发掘的不是外在客观世界,而是作者自己的贪乏而空虚的内心世界;追求描写梦境和神密的、抽象的瞬间世界,在精神上带有歇斯底里的疯狂性质;在艺术技巧上,他们广泛运用暗示、象征、烘托、对比、意象等手法,以发掘人物内心的奥秘,表现人物的意识活动。在篇章方面,他们往往***用变化突兀式多层次的结构方式,时间、空间任意颠倒、变换,以偶然的因素将毫不相干的***、情节组成齐头并进的层次。由于***用这些表现手法,现代主义文学的大多数作品情节若有若无,人物形象扑朔迷离,思想含义晦涩难明。
在传统的和较为普遍的意义上,文学,或诗歌、戏剧、***等被视为“文学”的作品,是被诸如模仿、虚构、想象性、创造性等属性来定义的。
文学是一种以语言模仿生活的虚构形式。美国文学批评家韦勒克说:“文学艺术的中心显然是在抒情诗、史诗、和戏剧等传统的[_a***_]型上,它们都是在处理一个虚构的世界、想象的世界。”也就是文学所表达的是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指出,“文学,就我们所继承的这一词语的含义来说,它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理论导引》)。
俄国形式主义者把文学界定为:“具有自我价值并被记录下来的言语。”(托马舍夫斯基《文学的定义》)
文学,是个很大又很小的概念。
我认为,文学,是从古至今所有人的感悟感受经过自己或者旁人的笔记录下来的文字描述,亦或是经过数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口头传说、神话故事。
1、上古时期,没有文字的记载,古人通天的智慧、想法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和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来实现永恒,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如流传时间经过冲刷、抹掉、忘却等,留下了极少的材料,但是这些东西,我觉得却是最宝贵的财富。个人认为,神话故事、传说是可信的,如果非亲眼所见,古人哪有这么多的想象力去生生想出这么多的文学形象。
2、奴隶时期、封建时期,人们的想象力大大拓宽,用于记载文学艺术的载体也越来越丰富,出现了更多的文学形式,包括诗歌、辞赋等,这种形势,也极大丰富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学出现了***迭起的盛世状况。
3、到了近现代,工业革命以后,人们的精神世界随着物质世界的极度拓宽,更显得丰富了太多太多。此时,文学代表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更是一部分人整天的诉求,文人的地位,早已超出了文学的界限,涉及到了社会、教育、历史等,都是当时社会反映在文学的生动体现。
4、总体来说,文学,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也代表了历史时期的各层面的反映。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