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路遥文学理论,路遥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1. 路遥写了哪些小说?你喜欢哪部?
  2. 金庸和路遥、余华相比,谁的文学造诣更高?为什么?
  3.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文学价值?对于路遥和莫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路遥写了哪些小说?你喜欢哪部?

作为路遥的祟拜者,我几乎看完了所有能找得到的他写的书。我特别喜欢路遥的《人生》和《平凡世界》这两部***。书里令人欢欣鼓舞的奋斗故事和缠绵悱恻的纯美爱情,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涌动着的青春力量和***曾深深地感动着我。

路遥的作品体现了对农村青年命运的关心,在叙写农村青年命运的同时,又肯定了他们个人主义的奋斗方式,也就是他们要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像高加林、孙少平式的农村青年,他们保持着农民后代的高贵品质,但他们也渴望进城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路遥***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其他作家的思考。

"路遥已逝,但精神仍在″。我坚信,只要中国社会还有城乡差别、还有阶层,还有奋斗者,路遥作品还会显示出他的精神和力量,还会感动着激励着一代代的读者,给窘境中的人带来希望和光亮。

路遥文学理论,路遥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路遥写的***很多,如脍炙人口的《人生》《惊心动魄的一幕》还有诸多短篇小说。但我最看好的还是他的扛鼎之作《平凡的世界》。记得初次接触这部书时还是在上世纪末,是一位朋友介绍并借给我的。我一看整整三大部一百多万字,真想打退堂鼓。然而,一读起来就放不下了。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些还似曾谋面。尤其是孙少安和孙少平兄弟俩在面对现实压力和人生抉择时,依旧坚守最初梦想和对爱情执着的追求,久久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在看这部书前边的时候,我是多么想让少安和田润叶结婚,但少安没有这样做,当时还在暗自埋怨作者的笔头太偏,硬是拆散了一对好姻缘。看到后来渐渐明白了,在哪个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年代人们思想无时无刻不在裂变,何况还是处处遭遇磨难的小人物。后来,看到他终于***的娶到了一个不要财礼而愿意嫁给他的女人,开始为他来之不易的幸福鼓掌。我这才理解了孙少安这个平凡人所做的平凡事。这也许就是路遥想通过“平凡的世界”刻意表达出来的内涵与外延。

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色。路遥的笔下一切都是平凡的,正如书的题目“平凡的世界”一样,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环境,平凡的生活,但是平凡并不是平庸,平凡的东西往往孕育着伟大,彰显着神奇,缔造着美丽。

以上粗浅简介你是否认同。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哦!谢谢🙏

路遥文学理论,路遥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路遥是我国当今文坛著名的作家,他一生虽然短暂,但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品之又品、品之想品的精神食粮。我最初看到他的作品是八十年代创作的短篇***《惊心动魄的一幕》,尔后路遥推出了有巨大影响力的力作《人生》、《平凡的世界》。后来这些***改编成了电视剧,反响很大。记得我在一个农村小学教书,第一次在广播喇叭中听到《平凡的世界》联播,***的人物故事,时代的变迁发展深深吸引了我,每期必听,直至听完。后来我又买了一套《平凡的世界》全集,认真仔细的阅读完。这部***我所以喜欢,是因为它是一部化时代的***力作。***全景式展现出了因时代变迁引发主人公精神、命运、思想等的转变,***获得首届茅盾奖归当其属!我喜欢《平凡的世界》还因为这部***像一座灯塔,能够照亮年青一代人的心扉,它的精髓能够对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一定正面作用

路遥写了《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等多部***。我最喜欢看的是《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改革开放3O年来,我国西部农村的伟大变革和巨大变化。年青一代的奋斗史和完美的爱情故事。平凡而又真实,贴切而不作做。人物描写,真实动人,情感丰富。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路遥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代表作有《平凡的世界》《人生》。

路遥文学理论,路遥文学理论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喜欢《平凡的世界》这部书。 这部长篇小说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强和自信, 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无追求,痛苦与欢乐,真真实实的最普通的百姓生活的写照,故事情节感人至深,回味无穷。

金庸和路遥、余华相比,谁的文学造诣更高?为什么

平心而论,金庸的文学造诣最高。

有人会说文学有通俗严肃之分,金庸不入流,其实白话文作品,只要隔壁大妈都看得懂,都是通俗文学,故金庸、余华、路遥三者皆为通俗文学作家。

而这三者,金庸是神一般的存在,他很好的将传统与现代、国学与西学融于一炉,产生了瑰丽奇幻的武侠世界。金庸是最具民国大师气质的人。不要说余华路遥二人,就是鲁迅周作人以降,能跟他比肩的,几乎也就是二周兄弟了。

官方定调的所谓鲁郭茅巴老曹,除了鲁迅,都是政治的附庸者,所以能得到官方的头几把交椅。路遥的性质更甚,本身即是红卫兵出身,政治敏感性强,那本煌煌的所谓巨著《平凡的世界》,就是鲁迅一向所抨击的遵命文学。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大多如此,像《冬天里的春天》《[_a***_]》《白鹿原》等,主角总是高大全,坏人一坏到底,好人一好到底,并且还时不时在文中穿插党的政策,弘扬中央精神,读这等书,简直是含一嘴屎尿。头条里有很多路遥的拥趸,动不动就把路遥捧上天,说什么现代之最,鄙人极其厌恶,如鲠在喉,借助这个回答一吐为快。也欢迎意见相左的人来喷我。

至于余华,也就是一般作家而已。他有先锋意识,常与主旋律相左,又带有点淡淡的幽默气质,故读起来很畅快,比之路遥之流高出一筹。但也仅此而已!代表作《活着》极有可能成为经典,但余华把他写成了欠火候,《兄弟》《卖血》之类的,就每况愈下了。

个人认为,金庸的文学造诣更高,虽然很多人都质疑金庸的武侠小说,尤其是搞纯文学的。但是金庸文学造诣也很高,纯文学那些套路金庸一定门清,他只是愿意用更通俗更流行的方式来写文章,写***,也可以说金庸更鸡贼,更懂迎合潮流,借着武侠***的外衣来写故事,写人物,写人性,而其武侠***的文学性、现代性也是很多***不能比的,尤其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杨过不顾一切束缚跟大自己十几岁的姑姑在一起。

余华最好的***,我以为是他早期作品《在细雨中呼喊》,相比路遥和余华,我觉得余华的文学造诣高一些。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写实性太浓了,我个人不太喜欢。

文学分通俗文学与经典文学或者严肃文学(这种划分也不准确)。金庸主要是以武侠***创作为主,与路遥、余华不是一个类型,路遥与余华是属于传统概念中的严肃文学。

金庸的武侠***写得非常棒,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有极强的吸引力,他所有的***都能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地步。他的故事编得好,人物形象刻画也很到位,这一点不管是武侠***还是严肃文学,都是同样需要达到的,这是文学的一个共同点。另外,金庸作为一个作家,他具备了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他的***中历史典故,诗词歌赋都随处可见,作品整体上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都是金庸作品的优长,也是金庸作为一个武侠***家,能有众多而广泛的华人读者,在全球华人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在华人中,金庸是唯一个拥有最大读者群的作家,论武侠***,论文化修养,金庸不比任何中国作家差,在武侠***这一方面,路遥也好,余华也好,包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也好,恐怕都赶不上他。

但是论严肃文学,论经典文学,金庸可能就要逊色了。这从金庸的武侠***里就可以看出来。

金庸的***,主要是宣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惩恶扬善,善恶有报。金庸***中,好人就是好人,好得让人扬眉吐气,让人敬佩敬叹,英雄气概,让人感觉痛快。恶人就是恶人,恶得让人咬牙切齿,恨之入骨。说白了,他的***人物都是贴标签的,爱憎分明,善恶分明。这就是所谓的通俗***,人物描写只停留在表面上,主要靠讲述故事,编织故事来吸引读者。好的一面就是里面有好多历史典故,可以让普通读者丰富知识

但是余华和路遥的***,可以说就要深刻的多,他们主要是反映现实生活,挖掘人性和社会更深层的内涵,读后能让思考和感受的东西更多,不像金庸的***读的时候痛快,读完了也就完了,没有更深层面的东西。余华等严肃作家们,他们破解的是人类的共同命运,是社会的主要利弊,人物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人性的复杂和丰富性,不仅要写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而且要剖析为什么会这样子。他们作品的厚重感,深刻度,都要远远高上金庸几个层级,也是金庸的***不可同日而语,不可相提并论的。

所以,要说文化修养,金庸很高,要说文学造诣,余华、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阎连科等中国的严肃文学的作家们更胜一筹。

这就是我对你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答案


这个没有办法相比,完全不是一个类型,金庸的武侠***虽然已经在这个领域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但还是属于流行文学的范畴,虽然《鹿鼎记》已经具有真正的文学性,但只是在严肃文学的门口晃了一下,未能真正进门。路遥和余华的作品都属于严肃文学的范畴,或者说纯文学的范畴,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展露人性,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还是比武侠***更高一些。

如何衡量一个人的文学价值?对于路遥和莫言,你是如何理解的?

最有文学价值和选总统不是一回事。选总统看选票,多数当选。最有文学价值不然,你认为最的,别人不一定认可。别人认可最的,你不一定认可。若以选票多者为最,一点意义也没有。

一、文学价值就是它的含金量。是纯度60%,还是纯度99.99%。二、看社会公共道德观对它的认可程度,是否产生共鸣;三、对社会主流人们思想意识的启发和引导并被接受;四、对社会改革、发展,促进文明进步发挥的作用!

若要比较路遥和莫言的文学性,不如说谁的作品,更具有文学价值。

文学是文字艺术文青推崇的《百年孤独》,真正的读者,比不上一本通俗***《飘》,你能说出哪一个更有意义吗?

当年黄士地上也曾上演过莎翁,曹禺的话剧,只不过大秧歌风格的《小二黑结婚》,《兄妹开荒》,《白毛女》通俗易懂,更令人热血沸腾。

路遥以生命写作《平凡的世界》,感动了一个时代读者的作品。他把故事讲得很好,夹杂着自己的血泪,文字在他的笔下如黄泥,塑成了黄土地上栩栩如生的陶人,朴实地让人亲切,也细致描绘出了普通人,对美好生活追求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其***如镜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故事是***的,但细节是真实的,所有的想象,都没有超越平凡的现实。

莫言则不同,他以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文字的张力和深邃,早已超超了写实,然而故事性却减弱,如果拍成影视剧,和看书相比,完全不同的感觉

批判性,更为诸如诺贝尔评委青睐,却饱受非议。不是每个人都能直面镜中,那个变得丑陋狰的自己的。(当然他早期的《透明的红萝卜》,《红高梁》等还是基于印象派的。)

所以论文字的操作能力,莫言的艺术性更强,《蛙》里面的姑姑,人们很熟悉的专业妇女形象,可你走近了仔细一瞧,又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越看越不像了。

毕竟抽象艺术更考验作者水平,碳精画像连嘴角的汗毛都画出来了,可是没有光影渲染,终缺了美的灵气。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路遥不英年早逝,他当和莫言殊途同归的

路遥的文学语言明亮流畅,却裹着厚厚的贫穷与自卑,醮着自己的血与泪,搭上命在写作。

莫言的文学语言细碎冗繁,却裹着高密的历史风烟,在人性与土地,生命与生育的燥热和磨难中绵延不绝。他的独特风格与脚下土地的纯朴与血腥相交相融。

莫言先生写的东西脑洞开的不小,绝对批判,绝对幽默。路遥先生的写的就是书名平凡的世界,平凡但不平庸。这样问题就来了,当年乾隆皇帝是觉得吃饭的碗重要还是尿壶比较重要?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化为几本书供后人品尝,价值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