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缝隙文学理论

  1. 怎么理解:艺术是意识的缝隙这句话?

怎么理解艺术意识的缝隙这句话?

马克思认为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艺术作品内容上看,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必然是对现实生活反映。从主体心理来说,人的思想感情一方面反映了它的现实存在,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它的目的和愿望。创作主体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个人,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审美意识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在阶级社会中还会带有一种阶级性质,尽管这一根源往往是创作主体并不能清醒而自觉地加以认识的。

正是由于这双重因素决定了无论是再现性作品还是表现性作品,其内容无不由当时的社会生活所支配,而作品的价值取向与判断无不与一定的社会力量的利益与愿望相关。已有研究认为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观念艺术等当代艺术的兴起,与美国推行的文化霸权有一定的关系

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总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时,明确地将艺术划归于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其他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且他们彼此之间又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缝隙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然而在中国人们曾一度羞于承认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认为这样一来必然使艺术政治化,成为政治的附庸。这反映了人们对长期以来对统治文艺界“左”的思潮的逆反和恐惧,以及人们对意识形态作狭隘化的理解,把它完全等同于国家意识形态。这种分歧也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对“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使用前后并不完全一致。

当然也有研究认为艺术和意识形态二者不可能互为本质,因为艺术只能是“意识形态”可能的表现与存在“形式”,而非意识形态本身。同理,意识形态也只能是艺术作品可能表达的思想倾向,而非艺术的本质。

因此,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可以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

缝隙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想法


艺术在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活力并在引导我们自我转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艺术”一词在现代世界中被广泛使用,其意义千变万化,也在不断延伸,虽然在当代它的内容作为一种自我体验已经失去了重要性,已经被科学、工业、广告甚至政治所取代。似乎,它的目的从未如此重要。

缝隙文学理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人们试图将他的个人意识与他存在的最深层联系起来,并将其延伸到最外层的极限。

人类意识和艺术之间建立联系如今被创造性的阐释。精神上的幸福和审美上的幸福是一样的,两者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专注和内省而获得的。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力,人类用意识塑造了一个更深刻和更有意义的精神层面,甚至与残酷的生活现实对抗。

艺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应立即引起人们的注意。艺术提供的洞察力帮助人们在审美价值方面获得认同并***取行动。通常由宗教等规范提供的美学道德价值与艺术和人文主义甚至科学学科密切相关。伊克.巴依尔或许从另一角度解释了意识和艺术的关系:如果诗歌的目的是创造人类,那么诗人就是先知的后裔。

艺术是一种实践的行为,是一种业力,它向人们揭示了它的创造性存在的深度,在一个创造性的流中展开他的意识的层次。持续的思考使他达到一种不同于自觉的难以描述的更高状态,它使人认识到他自己,并实现自我融合。

这样,我们就能实现自我实现,克服生活的痛苦和焦虑,快乐地生活,从有限的意识和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我们目前所处的无序状态下,我们可以求助于艺术,以帮助我们走向可能的制高点,去接触宇宙的创造力量。艺术经验是宝贵的,因为它传播爱,和平和同情,这是艺术和意识的相互作用,从这种角度来说,艺术是意识的缝隙


我是木水十,一个热爱文学的女青年,期待你的点赞,转发,关注!

意识跟艺术没什么因果或从属关系。

意识***有,艺术家不常有。

事实上,人类对意识知之甚少,或者说几乎不了解。为什么神经元之间的生物电传递会让你产生美的感觉?不知道。

庄子浪漫主义从何而来?那时候诸子百家可没有没学之类的。大概艺术家是天赐与本能的完美结合吧。

意识是一条永不停息的大河,开山劈道,不畏艰险,披荆斩棘,奔波,动荡,碰撞。潜伏在河流中的思想的***,逐渐萌芽,成长,壮大,在苦痛与甜蜜、彷徨与进取的交织中,一点一点的积蓄力量,终于冲出意识河流的束缚,泛出绚烂多姿的艺术浪花。然后又回到河流中,再奔波,动荡,碰撞,在反思中再积蓄更强的力量,泛出更美的艺术之花,意识这漫长的连续的封闭的河流,被一片片艺术的浪花劈出一个个缝隙,最美的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