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 翻译理论是什么

  1. 受英国文学影响颇深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其创作特征和作品有怎样的特质与独到之处?
  2.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他都翻译过什么作品?

英国文学影响颇深的西班牙著名作家哈维尔·马里亚斯,其创作特征作品有怎样的特质与独到之处?

哈维尔•马里亚斯1951年出生于西班牙马德里。他著名的小说要数《如此苍白的心》,曾获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250万册,堪称文学***的商业奇迹。

另外,他的代表作还有《明日战场上勿忘我》。

他的***充满奇思妙想,文本中大量使用半戏谑、半严肃的超长句和超长段,对人物角色心理描写入木三分。在写作手法上,对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运用的很纯熟,因此,文字中有超强的画面感。

文学理论 翻译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体来说,他的***语言复杂,需要读者耐心细品;***结构精巧、技巧娴熟,对***表现手法做出了一定贡献。所有这些特点,他都能依靠高超的表现技巧呈献出来,让文本显得极其自然,行云流水,让***散发出真实艺术魅力,几乎找不到任何杜撰痕迹,不会让读者感到虚***和设计感过强。也许这是因为他使用的素材不是司空见惯的“***性巧合”,而是“情感性巧合”,是他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提炼,并升华的结果。

我是哈维尔•马里亚斯作品中文版的责编。

哈维尔·马里亚斯1951年生于马德里。他的父亲胡里安·马里亚斯是西班牙著名哲学家,因为反对佛朗哥***而被监禁,获释后被禁止在西班牙任教,于是他带全家去了美国大学教书,因此,哈维尔·马里亚斯童年有一段时期是在美国度过的。

文学理论 翻译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马里亚斯从小立志写作。他在21岁之前就出版了两部***:《狼的领地》(1***1)和《地平线之旅》(1***3)。从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毕业后的六年之内,他的兴趣转向文学翻译,先后把厄普代克、哈代、康拉德、纳博科夫、福克纳、吉卜林、亨利·詹姆斯、史蒂文森、约翰·阿什伯利、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书翻译成西班牙文。1***9年,他因翻译《项狄传》而获得西班牙国家翻译奖。

1983年至1985年,哈维尔•马里亚斯在牛津大学教授西班牙文学和翻译理论。在1989年出版的第六部***《灵魂之歌》里,马里亚斯讽刺了牛津大学的教师生活,用同情的笔墨刻画了作家约翰·高兹华斯——他继承了安提瓜所属的一个小岛雷东达岛的国王头衔,这是一个带有玩笑性质的虚拟头衔。《灵魂之歌》的出版引致马里亚斯被任命为新一任雷东达国王,这个头衔他保留至今。

马里亚斯的第七部***《如此苍白的心》(1992)为他带来了空前的成功,英译版于19***年获得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此后他又出版《明日战场上勿忘我》(1994)和《时间的黑背》(1998)等作品。他最新一部作品是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爱恋》。哈维尔·马里亚斯的作品已经被译成近四十种文字,在五十多个国家出版,全球销量超过六百万册。

文学理论 翻译理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1987年至今,哈维尔·马里亚斯定居马德里,并在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执教。

鲁迅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文艺的第一个人”?他都翻译过什么作品?

谁要是告诉我,上学没学过鲁迅先生文章,小编“子屠龙”翻开白眼,就跟Ta急、跟Ta怼、跟Ta闹。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来说,鲁迅先生是一座无法翻阅的高山,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鲁迅先生不仅文笔好,而且还会翻译,是一名杰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至今,他留下的著作思想,依旧不断激发后人新的思考和创作。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去仙台学医,后弃医学文,想用文字的力量影响中国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授课。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和北京***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教书。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猛烈抨击人吃人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文化界的伟大旗手。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_a***_]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鲁迅先生自己写的作品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1927-1936,鲁迅先生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鲁迅致力于通过翻译改革和丰富中国文学以改革整个社会、治愈国民的精神缺失。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加上当时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走上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应该说中国新文学的形成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鲁迅的翻译方式选择用“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作,同时也是为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法”。从文化视角对“宁信而不顺”进行审视,这一主张其实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极高的译学价值,它饱含了鲁迅为创获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的良苦用心,因此鲁迅先生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俄国十月革命后,也是鲁迅第一个为中国盗来俄罗斯文学的“普罗米修斯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