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柔美的文学作品有

  1. 你最喜欢哪部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
  2. 大家可以谈谈中国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萧红的文学创作艺术成就吗?

你最喜欢哪部文学作品里的女性形象

谢谢邀请。我最喜欢的女性形象是《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她从不刻意逢迎,活得很真实,从不劝宝玉求取功名,宝玉与袭人缠绵的第二天早晨,黛玉过来看到了床上的一点红,也只是轻浅一笑。


喜欢《红楼梦》里面的每一个女性角色。曹雪芹几乎把中国传统女性的脸全部描绘了一遍,而且每个都具有代表性和艺术性。时过境迁,可能我们语言已经不大一样,但是女性的模型,依然逃脱不了《红楼梦》的范畴,成为经典,是必然!


金庸《天龙八部》里的木婉清。

柔美的文学作品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木婉清的名字,极有古典韵味,出自于《诗经》:“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诗美,人也美。

《天龙八部》里美人众多,有阿朱、阿紫、王语嫣、钟灵等,但木婉清却是我最钟爱的。阿紫善恶不分,钟灵太小,阿朱太苦,王语嫣太冷,只有木婉清从出场到结局,都是那么地令人牵肠挂肚。

她出场的时候,黑纱遮脸,极其神秘,而且对待段誉极冷极凶。她的师父(也就是母亲),从小就教育她,需要提防男人。所以,需要极其凌厉的处事风格来进行自我保护。被男人看见脸,就要嫁给他,这样极其不合理的规定,她也认真地遵守着。所以,木婉清是一个天真的人。

柔美的文学作品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她的脸,被段誉看到之后,她就认定了段誉是自己的夫君。这是她的坚定之处,可当她得知自己与段誉是兄妹之时,理智又告诉她,两人不可能在一起。她不像钟灵那样对情感一知半解,面对情感始终是感性与理性之间痛苦地挣扎。

读《天龙八部》的时候,每次读到木婉清出场,我感到窒息般的心疼。这么好的一个女子,仿佛注定要被爱情折磨。金庸写男女情感,着实是厉害。如果大家去读木婉清与段誉相见、受伤、疗伤、石屋被下药那几段,就会越来越心疼木姑娘。

木婉清道:‘我问你一句话,你若有半分虚言,我袖中箭立时取你性命。’说着右臂微抬,对准了他。段誉道:‘你杀了这许多人,原来是短箭从袖中射出来的。’木婉清道:‘呆子,你怕我不怕?’段誉道:‘你又不会杀我,我怕什么?’木婉清***地道:‘你若惹恼了我,姑娘未必不杀你。我问你,你见过我的脸没有

这一段是我极其喜爱的,木婉清的性格尽显无疑。如果我没有记错,三联版的木婉清最后并没有因为段誉身份的转变,而成为他的恋人,而是远走,让段誉成为自己的一段记忆。但在金庸最新的修订版之后,段誉没有跟王语嫣在一起后,终于成为皇帝,木婉清亦成为其众多妃子中的一员。唉,这样的结局,还不如三联版呢。

柔美的文学作品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金庸写年轻女子的情感,都写的极其感人。像郭襄、赵敏。赵敏一句“我偏要勉强”,就倾倒众生。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层次来回答。最喜欢哪部文学作品里所有的(大部分的)女性形象?或者最喜欢哪部文学作品里某一位女性形象。

巧的是,对于这个问题我的回答都是一部作品——乔治R马丁的《冰与火之歌》。

似乎在以往的文学作品里,女性这个兼备柔美、刚毅;勇敢或娇弱的形象,都离不开两样东西——男人和爱情。有的文学作品更甚,女人的一生只为了某位男人那微不足道的爱情;某些国产剧更是把这一“真理”发扬光大,搞的国内许多“直男癌”横行霸道,认为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庸。

而乔治R马丁《冰与火之歌》里的女人、少女生存的目的却五花八门,但都不仅仅是为了男人。例如“龙妈”丹妮莉丝坦格利安,她本可以躲在马王的庇护下安度一生只求做一个尊贵的“卡丽熙”,但她从未放弃过重振家族这个活着的希望。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坦格利安,你会选择逃避着暗杀躲在异域苟且偷生,还是孤军奋战为了家族的荣誉?丹妮莉丝选择了战斗,像一个女人一样;

例如珊莎史塔克,漂亮高挑出身高贵,懵懂时也曾做着“王子公主”这样的白日梦,当她意识到自己的意中人是个魔鬼当她发现发现家族岌岌可危,她没有沉沦在爱情和美貌的幻境中。没有龙母的三条龙护体,没有妹妹艾丽娅的武艺,她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路,尽管它不被人理解尽管它痛苦不堪,美貌和青春是她伪装自己、扮猪吃老虎最好的武器,一切都为了家族复兴;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伊丽莎白。她虽然出身贫寒,但她的智慧、勇敢、见识远不逊色于贵族家庭的小姐。最重要的是,她还非常善良。在她那种背景下,能拥有这样的品质无疑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她也有自己的小固执、小偏见,但这种固执和偏见,也显示出她对待爱情的谨慎态度。

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冲破世俗眼光和羁绊,最终找到自己的灵魂伴侣,与富豪男主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个人觉得这部作品的女主形象,与作者简.奥斯汀本人的人物传记中形象性格特点较为吻合。

也许,伊丽莎白有奥斯汀的投影。只可惜,现实中,奥斯汀与贵族公子的爱情终究未能如小说一般圆满。奥斯汀终身未嫁。

大家可以谈谈中国三、四十年代东北作家萧红的文学创作艺术成就吗?

萧红其人在拍摄的纪念电影《黄金时代》里有真诚的表现生活封建的父权制家庭,加上从小失去亲生母亲,家里重男轻女和封建家庭,她的深层内心思想是具有一定的反抗性的。唯一的祖父是萧红童年唯一幸福和欢乐的来源,在其笔下书写的《呼兰河传》里,早期的农园生活和幸福欢乐童年都有其祖父的身影影响,后来祖父过世,这对萧红来说无疑是深重的打击,父亲成为真正的家庭统治者,以其意志来干涉萧红的生活。萧红在学校时期喜欢远房表哥,但是恋爱未果,后由父亲安排婚姻,萧红以逃跑为反抗,但最终因生活屈就,怀孕后又成为单亲,后与肖军、端木蕻良等有感情纠葛。最后在香港因病过世,终31岁。发表作品有《呼兰河传》《生死场》等。

萧红早年的生活应该是和高尔基《童年》里主人公阿廖沙是有相似的,家庭封建而专权,但是之中有祖父或祖母成为黑暗中的唯一明灯,指引小主人公走向光明、善良和欢乐,《童年》里阿廖沙的身影就是萧红童年的类似写照。青年时期的萧红深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加之从小时候就深藏的反抗意识,走向了自由恋爱,反抗反对封建婚姻包办,但最终因为生存现实不得而委身屈就,却又惨遭抛弃,感情生活一直处于不幸中。这也影响了她的对于生活、现实、人性的针砭性格。

萧红写作深受鲁迅影响,在《呼兰河传》中,那口横肆在大路中间的大水坑,成为过路牛羊猪的地狱,那个街口卖死牲口肉的勾当下成为不能说但可以吃的冷峻讽刺对象,“横眉冷对”于[_a***_]性的虚伪、自欺性,当孩子说那肉是死猪肉的时候,被打哭了,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大喊揭露皇帝没有穿衣服的丑剧一般,令人发省。

萧红的内在思想是批判的,揭露的,但是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有其天然的观察和感受上的细致感,尤其是在描写中的细腻和文字上的温婉柔弱感,呼兰河,这个东北天寒地坼的地方,在萧红笔下变成犹如江南般幽美的小镇,日夜流淌的松花江水,看不完的灯会,纸船,还有充满异域色彩名俗风情,一切都自然朴实却充满生机和活力。

萧红具有良好的语言天赋,又加之女性心灵手巧的观察描写能力,语言灵澈而清新,细致入微的叙述加之灵动优美的想象,文字柔美却活泼可爱,别有一番美感和清澈。在***书写中,因过分注重对人物、环境、氛围的过度重视,造成故事在紧凑型和情节性上有些许松散,但这也成为其在艺术上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