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罗生门》《草丛中》《鼻子》《地狱变》等都是新思潮派作品,也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品。
这一流派的人认为在文学创作中理智要比感情重要得多,提倡要用理智的去创作,既不要为理想而狂热,也不能沉迷于美的艺术,应该更好的直面人生的现实,指出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
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是权力欲、支配欲、报复欲,使大公导演了一场以一个无辜生命的消逝为代价的大戏,崛川大公真是一个彻头彻尾暴君。
《地狱变》虽然诡谲细腻,但其实并不难懂,作者没有走世俗文学套路,而是将他要说的揉碎了渗透在字里行间,仔细品一品文中的四个“人”,文字间的深刻内涵也就跃然纸上了,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说四个“人”其实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应该是三个人和一只猴子,但那三个真正的人—崛川大公、良秀、和“我”,而在这出悲剧里,这前后唯有那不是人的猴子反到更像个人,做了人该做的一切,散发着人性。
对比才显落差,更具是讽刺、刻骨铭心。
芥川龙之介曾说:人生比地狱还像地狱。
芥川龙之介的少有写“大团圆”类的心灵鸡汤,他的作品总是直截了当的指向人心的“恶”,直接的近乎残忍。在他看来:人心的深处本是漆黑的。
纵使有善,这“善”也如苇草,风一吹便倒掉了。
很偶然地,看见了《地狱变》这本书。
作者芥川龙之介不用说,是极具盛名的日本大作家。我以前没看过他的作品,只知道《罗生门》的故事。这个《地狱变》光看名字和封面,就给我一种震撼的效果。
看了网上的简介,故事梗概如下:
领主命令画家画一幅《地狱变》。画家是个极致的怪人,要亲眼看到场景才能作画,于是领主烧死了他觊觎而不得的画家女儿,让画家看。画家看后画出来,然后自尽了。
然后昨天凌晨我躺在床上翻完了这篇,很短,没花多少时间。网上有书评,大作家的书,难免各有各的解读。统一的意见是领主“堀川大公”是个表面威风凛凛,内心凶恶无德的人。
(我猜测“大公”是“殿”的翻译吧?但我觉得译作“大公”很怪异,还不如“堀川公”)
书的视角是堀川的仆人,前半段不停地以仆人的口吻说堀田是极具威信的,可绝不能说他是好色之徒,但后半段很明显在描述他试图***画家女儿,然后烧死她的事实。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6575.html
上一篇
巴洛克文学流行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