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问题,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认为。记得我多次提过,鲁迅先生曾讲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堂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当然,先生可能指的是诗的韵调与格律。诗到宋元后,宋以词,元以曲而名。明清時诗人词人名家很多,举不胜举。到了这个時期,诗词家遵循唐诗宋词格律。也无半点创新立异。但从意境上有很大的突破与进展。重在立意创新,理论的精僻。到了民国,诗词更重理论与情调。象鲁迅先生,林纾,郁达夫,还有出家僧人苏曼殊等。他们的诗词作品,都有社会特色。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工笔上也赶上和超过了唐宋時代的名作。所以就我个人认为,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独一无二的传统典范。也会隨着社会的发展,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开拓进取,再铸輝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ianjinpw.com/post/16762.html
上一篇
瘟疫相关的文学作品
下一篇
文学流派种类包括哪些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