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是什么

  1. “意境”是什么意思?

意境”是什么意思

所谓意境就是意念之中景象,也是一种想象力,意景不是现实中的东西,是幻想,这一点在创作之中是必须有的,有人说是灵感,有人说是智慧,其实在搞写作的人当中,我认为是投入,是入戏,是让自己的灵魂进入一个特定而虚幻的场景,从而写出具有想象中的东西,特别在诗词创作中,灵感是其实是次要的,主要的还是让自己进入意境,这两天我在悟空问答中,写了两次看图写诗,正是用了意境这个诗,首先是子细观图,之后就是进入意境,让自己进入画面,去亲自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点的东西,才能作出有个人特点的诗稿。

个人愚见,望指教。

范围较大,大一点说意境为美学研究的重点,所有艺术活动都会产生出意境。

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简单说,意境就是艺术家主观思维活动与客观景物相互碰撞所创造出来,水***溶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主观的"意”与客观的"景"必须二者合一,虚实互动形神统一,意境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涵,它及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也是人类主观精神的精微表达

对意境的创造和欣赏都离不开人类主观的思维活动。

谢谢邀请。

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意境是什么?以我的理解,所谓意境,就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音乐所创造出来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足以打动人心,并带给人美好的享受。

主要拿文字所创造的场景来说明。

王维有首诗,描绘了大漠长河的孤烟和落日,其中说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当人们读到这句诗诗,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幅图景:广袤的戈壁上,一柱狼烟袅袅升腾;静静流淌的长河蜿蜒盘曲,落日的影子倒映在水中。这就是一种意境,一种空灵、浩荡和宁静的意境。

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文学理论概念文学意境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再比如李白的这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们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不由你不感受到长江的美,但见一叶孤帆在碧空中渐行渐远,群山中,长江浩浩荡荡,流淌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一种意境,一种美妙绝伦的意境。

在所有的意境中,文字所创造出来的意境是最丰富的。图片和影像直观,但对意境做了限定,就是图片所反映出来的意境;文字所创造的意境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内涵更深、更广。

意境是诗词文章的骨,“意境”是当代不通诗词格律者的遮羞布。诗的格律可以为意境做出让步,但不是说自以为写的文字有所谓“意境”便毫不学格律。扯远了,若正经说意境,便是读者能从作品中读到的感受,意思和情景,所谓意境,体会在先,理论在后,人所能体会到的意境,与自身的审美水平是不可分开说的。

古人们的各种诗词话,已经把‘意境’弄的很玄学了------如果您按照古代文人那套去理解“意镜”,真的就是摸不到门了。诗词作品的诸多方面综合起来,进而整体呈现出来的东西,就是意象

结合实例,可能能让大家理解比较深刻,这里就用王维的《鹿柴》作为示例: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如果说诗人是导演,那么诗中出现的,“山”、“人”、“林”、“青苔”等等意象,便是诗人为了提出主题,而选的演员、演出场所;

首先是诗人对环境开始布局, 背景是“空山”,是安静的环境,演员则是人物,动作是“人语响”。但这一声人语,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更加突出环境的静谧,越是安静的环境,对于细微的声响反应的则更明显;

紧接着,作者更加深入的安排环境背景,不但是“空山”,而且是“深林”----这就使得环境不静静是安静,更添加了幽暗,深邃的氛围,给人的感觉便很压抑很孤独,但随着导演的安排下,一道斜辉返照,使得整个幽暗压抑的环境活的了一丝活力,随即镜头一变,随着光线而动,落定在那一抹绿色上“复照青苔上”,而这一点绿色,放在诗人苦心构筑的冷色调环境中,却显得尤为突出。

整个词,通过对于环境的处理,意象的处理,结构的处理,甚至是动静的对比、颜色的对比,镜头的变化,构筑出了一个幽冷空寂却有暗含活力的主题,而这一系列的处理之综合体现,就是所谓的意境。

但正如夜小紫说的,自意境被说的玄之又玄以后,便被不学无术的人玩坏了,什么都不懂就好谈意境至上,让他们讲意境是什么又支支吾吾,只说的“我看的懂的”、“我喜欢的”就有意境,但是,真的是看的懂了么?真是的喜欢么?而不是叶公好龙么?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