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流派 > 正文

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有哪些

  1. 为什么日本文学以“物哀”和“幽玄”闻名于世,中国文学中存在类似的文学感情/艺术手法吗?

什么日本文学以“物哀”和“幽玄”闻名于世,中国文学中存在类似的文学感情/艺术手法吗?

「物哀」「幽玄」「侘寂」是日本的传统美学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同时这也源自于大西克礼的「三部曲」,即「幽玄论」、「物哀论」、「寂论」。

回到题目,这三个词是代表着日本传统审美观念,而非单单是指日本文学,其中寂所包含的范围甚至是日本的所有古典艺术形式

而相对应的中国古典相似的意境来解构,应该会比较清晰。

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物哀」

「物哀」指「个人」对「事物」的「哀意」。但是这个哀不仅仅指悲伤,同时包含了叹息,可怜,可惜甚至可以是欣喜的。

放到中国古典文学里,这叫做「触景生情」。但是,「物哀」更强调的是物体本身带来的触动,「我」的存在更偏向于「旁观者」,存在一种淡淡的无力感的同时,其色调大多也是偏冷的。而我国说的「触景生情」,因为「诗言志」的关系,而更多的是把自己对于家国的情感映射在物体上。

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立花北枝的是强调流萤本身带来的特点。而杜甫的诗强调的是我因国家动荡而悲伤时看见花儿便感觉它也是悲伤。这就是中日之物哀与「触景生情」最大的区别。

再举个例子:

日本人看散落的樱花:啊~真美啊,如此消逝之美

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日本中世文学的流派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人看散落的樱花:国家动荡哎,樱花也不堪飘摇纷纷凋谢了。

“物哀”、“幽玄”、“寂”这三者作为具有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是很有特色的,下面在日中对比的维度上一一辨析之:

(《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著名日本文学研究专家叶渭渠先生之作,通俗好懂,适合入门。)

“物哀”一词源自于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对《源氏物语》的解读,他最先提出的是“知物哀”一词,所谓“知物哀”就是能够感知到世界的悲哀之美,具体来说有风物之哀,如春樱之凋零、如秋叶之飘落、如白雪之消融;有时空轮转之哀,一年四季总是一个逃不出的轮回,而世界与人生常让人产生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之感;有生死之哀,生有大痛苦,死亦大痛苦,尤其是生命的消逝令人感到无可无奈何;还有人伦之哀,即克制不住的感情与***道德所滋生之冲突(且本居宣长认为:人伦之哀乃是最大的物哀)。一句话,“物哀”是一种“触处皆哀,哀感顽艳”的情调。实际上,在本居宣长看来,“知物哀”大体上相当于我们中国所说的“有境界”。

(本居宣长《日本物哀》)

“物哀”体现在具体文学创作当中,就是“美”与“悲”的结合。“越美越悲,越悲越美”,就风物之哀而言,举例来说,看到盛开满园的粉樱,却因想到它的终将零落而放声大哭,感到某种梦幻般的悲哀与美丽。就人伦之哀而言,在女儿母亲身上发现相似的光辉,从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对任何美好的事物都想要欣赏乃至占有,但占有本身又成为一种不道德,又或者坠入爱河之后又察觉到***本身的强大,感到一种无力抗拒的悲哀。

(附带说明一点,无能为力并不代表放弃去做而堕入“空”,而是一边认真去欣赏去感受,另一方面为之悲哀。)

那么,中国有没有类似“物哀”呢?个人以为,除了“人伦之哀”以外,中国其他的内涵都有。“物感心动”之说,在中国也是早已有之。熟悉中国古典文学的都知道钟嵘《诗品序》中那段著名的话:

只不过,中国的“物感”,最终是要“以礼节情”、“唯务折衷”,而日本的“物哀”,是要“畅情尽美”、“尽心以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