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有关宗族的文学作品

  1. 中国的宗族制到底对不对?

中国宗族制到底对不对?

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对人类社会历史缺乏起码的尊重和了解。宗族制度全人类都如此,根本就不存在对不对的问题,或许还有点放大中国某些政治问题的嫌疑,也或许还有其他的政治诉求和目的。某些人迷信“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政治教条,往往干着螳臂当车的勾当,或者被人利用了,充当祸害民族国家的工具自己还无意识

昨天我们族里组织人去修老祖的坟墓,所谓老祖就是我们这一支人的祖先。族里有三百多人口,繁衍了六七代人。这次修缮祖坟每个人口出资十元钱,愿意出力的可以去帮忙干活。所以昨天上午我专门去帮忙,忙了一上午才忙好。

对于题主说的宗族还需不需要?宗谱还需不需要延续?我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人出生在世,一辈子大多数人都是平平凡凡,当你离开这个世界可能你留在这世界上的印迹只会存在几十年而已,当你的孙子辈都去世了,谁还知道这世界你曾来过?

有关宗族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好,地方有地方志,就是专门记录这个地方主要事迹,以便后人能够了解。而家族有族谱,族谱写的比较详细,几乎涵盖了所有族中人员,想看自己是从什么地方延续下来的,只要去看看族谱一目了然。当我们不在这世界了,可能世界上没有了我们的一切印迹,但是族谱上还记载了我们的生平。这就是我们平凡人的历史,我们平凡人是没人帮我们修史的,但是族谱会记录。

活着不仅仅是只向前看,也需要追寻过去。中国人这点就做的比较好,我们清明会祭祖缅怀先人。这是个好传统,希望永远会传承下去。

再说到宗族,对于宗族的存在褒贬不一,但是个人觉得宗族存在很有必要。宗族是一个大家庭的象征,也是一股凝聚力

有关宗族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宗亲制度又称宗族制度,也可说是宗法制度。宗亲制度是中国古代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形成的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特殊社会体制。历史上,宗亲制度的起源可以追索到原始社会晚期的父系氏族时期,这一时期。父权逐步形成。到奴隶社会,宗亲制度日趋完善。宗亲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商末以前,嫡长子继承还基本是自发的,并未自觉确立为制度,除了“父死子继”外,“兄终弟及”在商仍时有发生,到了商朝末年,嫡长继承制才正式确立,到了西周,终于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宗亲制度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宗亲制度以同宗血缘关系作为维系宗族的纽带。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父系氏族时期,个体家庭开始出现,于是家庭由父权支配,血统按父系计算,女嫁男家、妻从夫居等原则开始确立起来。进入奴隶社会以后,这种血缘纽带更加稳固,西周就直接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来组织国家***,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组织模式。进入封建社会,尽管自秦就开创了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式的官僚政治体制,但以血缘为特征的宗亲制度并没有削弱,宗法精神仍为统治阶级所倡导。宗法家族作为一种基层地区性势力,他们建祠堂、立家法、明族规,自成一套体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生相亲爱,死相哀痛”,以血缘使全家全族紧密团结起来,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家族又是地方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宗亲制度不但有利于维系家族完整,而且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现代社会,宗亲制度伴随社会的发展,如经济发展、思想解放等,作为一种制度,它已基本瓦解,对今天社会仍然有影响的是中国人浓浓的血缘亲情和家庭观念,这种亲情观一方面有利于家庭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过分地讲究亲情,容易形成任人唯亲,徇私枉法,“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社会恶俗。

家谱,亦称族谱、宗谱、家牒、族牒。它是记载家族长期发展变化史实的原始记录。

有关宗族的文学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家谱该不该续写?可以写!家谱的作用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家族,它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家谱是记录家族正面历史、地方经验技术和风俗文化的重要史料,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好的文学价值;没有家谱的家族是不完整的家族,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家族团结,增进家族内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当然,历代编写家谱都有一个原则,即“抑恶扬善”,为了弘扬家族的荣耀,族谱中只记载正面的人和事,且记载之时大都夸大其词,有悖史实,而对有损家族荣誉的人和事避而不谈,这使家谱的可信度大大下降,也影响人们阅读家谱研究家谱的兴趣。因此,家族在编写家谱时,一定要注意家谱的实用性,切不可似是而非,云山云雾,误导后人。

世界上有哪个文明如中国的文明能够传承四千多年?没有!为什么中国的文明能如此悠远的传承而长盛不衰越来越远?因为有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明主宰着文化的传承!家族家谱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主因。西方人就是以自己为主体,把姓氏放在后面。中国人的姓名的姓放在前面,就是体现以家族荣辱为继任,世代相传,追本溯源。中国人总是期望后面儿孙比自己更好,更悠远。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天灾人祸,战争迁移,总是要背着家谱,不能忘本,才激励着薪火相传,代代悠远。从骨子里就有这个意识,就是把基因传承下去!所以家谱文化不可或缺!

题目是宗族制,而提问者关心的是家谱该不该续写?我的观点非常明确,家谱不但要续写,而且应该每个族人都应该知晓。为什么呢?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部家族的兴衰,更替,家谱就是中国历史的浓缩。如果华夏文明是主干的话,家族就是主干上面茂盛的枝条。家谱记载了整个家族的荣耀,如果没有家谱,就意味着整个家族解体,大家对这个家族就没有认同感,那么整个华夏文明就只剩光秃秃的主干,缺少枝干的主干很快也会枯萎掉。所以家谱的意义非常重。

中国的社会结构就是个人,家庭,家族,国。治理结构就是村,乡,县,省等等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些一出国的人就马上对热爱祖国这个词语有了很深的感触,但是中国绝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是不会出国的,他们对祖国是有感触,但远远不如那些出国的人感触。所以我们才提出来爱家乡,爱祖国,增加大家的归宿,因为爱家乡就是爱国的基础。

家谱成为热爱家乡的一个载体,因为家乡也是一个宽泛的东西,那里有你留恋的,热爱家乡。最主要的就是有你的父母 ,那是一片养育你的土地,更重要的是那里有你熟悉的环境,那里有你的七大姑八大姨,那里有你熟悉怀念的每一件事。

我想问一句现在的年轻人你们的家乡在哪里?很多人可能答不上来最多回答家在那里,因为大部分人在城市生活所以这就更加凸显出家谱的重要性,他让你知道你的家乡在哪里?你的根在哪里,城市里面有漂泊感,没有根的感觉,因为那里充满了竞争,压力,却没有家的温馨。

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500年前是一家依据是什么?那就是家谱。失散了百年的海外华人回来认亲靠的是什么?还是家谱?当我们到了外地,遇到一个同宗的人会莫名的亲切和兴奋,为什么会有那种感觉?我们也说不出来,那是留在我们血液中的。

所以家谱是非常重要的,家谱不但要修,而且要非常隆重的修,应该每个族人手里一本,让每一个人知道自己是来自于哪里?而现代科技完全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一份材料太方便。

至于宗族制已经消失了,家谱和恢复以前的宗族是没有关系,因为现在家族对族人的约束力是没有的,族长说启用家法,即使启用家法,也没人理会。所以不用担心这一种所谓的封建的余毒回潮,家谱更多的是个纽带,将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族人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所以家谱必须修,这也是华夏文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