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哪些文学作品有译本的

  1. 书友们,外国文学名著译本中,哪些行文风格最有中国汉语味?

书友们,外国文学名著译本中,哪些行文风格最有中国汉语味?

一本世界名著都没有汉语味,就便译者水平再高,都译不出来世界名著变成唐诗宋词,更或百家名赋。世界名著和汉语是两个概念,两个风格。汉语言学的内涵那是博大精深的,而且是活跃的,因为中国的汉字,从甲骨文和象形文而来的,不像阿拉伯数字,123456789简单明了,中国的汉字,汉语言那是博大精深的,世界名著根本代替不了!

既然是翻译,就不应该有"汉语味";换言之,如果外文变成非常地道的中文,反而失去了外文的原汁原味。

下面是著名英国文学家培根《论学习》(of study)一文开篇第一句话的汉语译文、哪一句翻译得最具有"汉语味"呢?

哪些文学作品有译本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一;读书可以作为消遗,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二;读书是为了***、装饰和增长才能。
三:读书为学底用途是***、装饰和增长才识。
四:读书可以怡情养性,可以摭拾文***,可以增长才干。
五: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可以作为***,作为装饰,作为能力的培养。
:学习以获乐趣,以装饰门面,以求才能。
: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读书之用有三:一为怡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
:读书可以***,可以装饰,可以增长才干。

哪些文学作品有译本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了第五句的翻译是"名家"、"大家"的手笔之外,其余都是"无名之辈"的翻译;第五句出自王佐良先生;王佐良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外语翻译的泰斗级的人物;您觉得他的翻译咋样?

清末民国初年,中国还曾经出现过一个根本就不懂外文的翻译家;此人名叫林纾(林琴南)1852-1924,清光绪年间的举人;

光绪二十三年(18***),林纾与精通法文的王寿昌合译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即茶花女);这是中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小说

哪些文学作品有译本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后,林纾的翻译越发不可收拾——与魏易合作翻译《黑奴吁天录》(汤姆叔叔的小屋)

告诉你,没有。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文化和语言特点,即使翻译成汉字,也脱不开原本作者的行文风格,如果脱开了,就丢了原作者的思想反映的国家时代背景,那还是名著吗?

首推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逸事》(小仲马的《茶花女》)和《魔侠传》(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传》等。

林翁不懂外文,纯靠听懂外文的人讲述原著内容进行翻译,所以译来完全中国风。这恐怕是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翻译史上绝无仅有的翻译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