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理论 > 正文

文学理论的话语有哪些

  1. 建安时代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2.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理论上有哪些宝贵见解?

建安时代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如何评价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写文章“本同而末异”的观点,文章的本质即是用文辞表达思想感情,而具体的体裁形式可以根据需要不同就是说写文章最主要的还是立意,要言之有物,至于什么形式、词藻是否华丽在其次,根据需要而定。当然不同的人写文章风格各不相同,这是由一个人的气质决定的,既“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至。”,别人教不会的,勉强不来的。写文章,有感而发,先把意思说明白再说,至于能不能成为传世之作?能不能成为文学巨匠?呵呵,努力吧!但没事多写写文章是好事,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争名夺利上,那都是竹篮打水,毫无意义。因为曹丕还说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长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两个文学理论

一、他分析了自古“文人相轻”的观象,提出了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他的观点,是在分析“文人相轻”的过程中产生的。

文学理论的话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他分析“文人相轻”的原因。他说文章有各种体裁,各种体裁都擅长的人是少有的人们总是以自己所长轻视别人所短。他以“建安七子”为例,这七个人在文坛上是齐肩并驾的,但他们却各有所长,如王粲擅长辞赋、徐干有齐人的舒缓习气等等

接着,他阐述“常人贵远贱近……”人们往往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好追逐名利又看不清自己的弊病,于是就认为自己是最贤能的。实际上“文本同而末异”,就是文章的本质虽然相同,体裁却不相同。体裁不同,表现的形式是有差别的。如铭文、诔文崇尚事实,诗、赋应该辞藻华丽等。

最后,他阐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他的意思是说,人的禀赋、气质、个性是不同的,这样的差异,不是后天的努力就能弥补的,即“不可力强而到”。这些差异,也会在作品上表现出来,因此也就出现了个人擅长的领域有差别,作品的风格也有差别。

文学理论的话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曹丕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他文学批评方面的观点和原则,即个人擅长、文章体裁、作品风格等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因为自己所长,而轻视他人所短。

二、他提高了文学的地位,肯定了文学的社会价值。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认为,文学是治理国家的大事业,而且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荣华富贵也有尽头,只有作品及作品的思想,能流传后世。

《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曹丕对文章的价值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崇高评价,对文学创作发展有重大意义和影响

文学理论的话语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安时期政治上的风云人物和文坛上的领袖曹丕,赋诗作文,对历史和现时的文学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索,并将自己的思考成果写入了《典论.论文》这篇文章,此文虽然简短概括,但对一些问题的思索可谓深邃独到。成为我国文学批评历史上第一篇纯粹的文学理论专论。

此文主要阐述了以下观点:

1.关于文学批评的态度和原则问题。批评了两种不良倾向“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和“暗于自见,谓己为贤”,提出了“审己度人”的批评标准

2.“建安七子”论。具体分析了“建安七子”每人的文风。

3.“文气说”。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主张,认为作家不同的天资禀赋,才情气质决定文章风格特征

4.文体论。论述了四类八种文体(包括诗赋一类的文学体裁和铭诔一类的应用文学)不同的写作要求,肯定文学作品特有的形式之美

5.文章“不朽”说。视著述文章为事业,将其提到“经国之大业,不朽之事”的高度。

由于建安以前,文学受经学束缚,少有独立地位。盛极一时的汉赋,竟被扬雄斥之为“童子雕虫篆刻。”然而,曹丕却认为文章有两大功能:一是“经国之大业”,有利于国家;二是“不朽之盛事”,有益于自身。据此,曹丕号召作家要以古代圣贤“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为榜样,努力改变目前这种“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的精神状态,培养自己具有一种超功利的审美心态。这充分表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也是当时文学趋向自觉的深刻表现。

由此看出,《典论·论文》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所以,《典论·论文》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

正如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李泽厚所说:“曹丕所以讲求和提倡文章华美,是与他这种对人生‘不朽’的追求(世界观人生观)相联系的。文章不朽当然也就是人的不朽。”这反映了曹丕同时代人,由于“文学的自觉”所带来的人的新觉醒。人们已不满足于生前的建功立业,而是思索和追求死后怎样才能“不朽”。可见,“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两者之间,确乎体现了文学的功利目的和审美的的历史统一。毫无疑问,曹丕《典论.论文》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对文学批评史的意义也是极为深远的。


曹丕的《典论》提出了"本同而末异"的文学创作观点。文章的"本"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主题思想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更改,至于如何表现主题,***取什么方法,用什么文学形式是可以变化的,因人而异。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形式是变化多端的,每个作者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来表现主题。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理论上有[_a***_]宝贵见解?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苏轼承继了前代实际主义创造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创造实践,十分明确地提出了文学应当“有为而作”的建议。他指出:“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猎奇务新,乃诗之病。”(《题柳子厚诗》)他在《兔绎先生诗集序》 中,引述了他父亲的话,并按照自己的见解加以翔实地发挥,说“先生之诗文,皆有为而作,精悍确苦,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五谷必能够疗饥,断断乎如栋石必能够伐病。其游谈以为高,枝词以为观美者,先生无一言焉。”这儿所说的“有为而作”,其实质是发起文学创造应当深刻地反映实际。“言必中当世之过”,就是要能够斗胆地揭露实际社会的弊病。如果说“有为而作”的发起是苏轼的创造理论的条件;那么,对“立意”与“自出新意”的着重,则是他创造理论的核心所在。而且苏轼对“立意”在创造中的重要位置,作了十分形象的比方。他说:“檐州虽数百家之聚,州人之所需,取之市而足,然不行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摄之,然后为己用。这种形象的比方,把“意”在创造中的重要位置,说得十分理解透彻。

我以为苏轼的古文创造表现了这种理论。他看到文学能够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能够用来“救时”、“济世”、“疗饥”、“伐病”,为改革时弊服务,这能够说是对前代实际主义创造理论的承继。但是,咱们也应当看到,他所发起的加强阅历,并非要作家去深入生活,参与社会实践;所谓“疗饥”、“伐病”,也不过期望用文学这一形式,为改良封建***服务。因而,这种建议,和咱们今天发起的为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大众而创造,在认识上,还是有一定的间隔的。

以在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苏轼(1037~1101) 字子膽,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在文学上主张“有为而作"、“有补于国"、“言必中当世之过。凿凿乎如药石可以伐病"。又提倡自然平易的文风,反对"好奇务新“、”刻缕组绡"。

苏轼的散文诗词、书画都有极高的成就。在文学史上居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文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论理透僻,叙事准确,写景生动。

苏轼幼时受到家庭文化修养的熏陶和教育,其父苏洵(北宋散文家)、其弟苏辙(北宋散文家)与其并称为:“三苏“,并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的《前赤壁赋》、《石钟山记》尤为传世名作。

苏轼的诗,清新豪健,挥洒自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其中有些诗作,反映了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苏轼与同时代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均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苏轼的词,致力于内容与形式的革新,举凡山川景色、人情物态、农舍风光、史实古迹,"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并且可以突破音律上过分的严格限制,从而"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艺术表现力,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等词,均为其代表作,至今仍然为人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