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作品 > 正文

文学作品***化困境

  1. 为什么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受欢迎,而电影改编却往往不如人意?
  2. 影视版权费10年暴涨8000倍,为何各大平台宁愿烧钱也不愿意有钱大家赚?

什么张爱玲文学作品受欢迎,而电影改编却往往不如人意?

为什么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受欢迎,而电影改编却往往不如人意?

不能这样说吧,李安拍的《色戒》的评分也上去了不是吗,还有1994年的《白玫瑰红玫瑰》现在看也不过时呀。

只能说每个导演对于张爱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且也要看这个导演是不是愿意从原作者角度出发去拍,不然电影更多的是拍出导演所想。

文学作品影视化困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许鞍华在19***年将《半生缘》搬上了银幕,题外话,许鞍华总共拍了两部张爱玲的作品,前一部是《倾城之恋》,1984年拍的,时间上早很多

个人认为许鞍华确实是一位具有人文关怀的香港导演,可惜她很不会拍男女之爱;李安能把《色戒》拍成功,也是因为从张爱玲的角度出发,感情细腻。

除去这个原因,选角也是非常重要,这次的《第一炉香》你看看马思纯和彭于晏,真的不太行,抛开演技,这两人本身角色契合度就不合适,一部文艺片从角色上就出现了错误,可以说等于让影片失去了一大半的色彩

文学作品影视化困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年《色戒》选择汤唯做女主角,是看中了气质,那时候汤唯还没什么名气的。

银幕上的张爱玲,要么看不见,要么被误读

张爱玲的作品影视改编之难,主要原因有二。

文学作品影视化困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一,张爱玲的文字魅力太强了,导致形式内容浑然一体,难以剥离。正如编剧朱天文所说,“文学和电影是两种不同媒介载体。越是风格性强的小说,越是难改编。张爱玲的***就是。张爱玲的文字谁抵抗得了?离开了她的文字,就也离开了她的内容。如果你想改编成电影,她的文字,绝对是一个最大的幻觉和陷阱。”

例如,《第一炉香》的***中对姑母家别墅的描写:“这园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金漆托盘。”

电影中的别墅给出了精致感与神秘感,但是影像却始终难以抵达文字的精准表述。最原汁原味的呈现往往显得空洞,反而需要通过添枝加叶的方式,构建符合影像表述系统的故事,即便这故事可能严重脱离原著

***版权费10年暴涨8000倍,为何各大平台宁愿烧钱也不愿意有钱大家赚?

***版权大战中,“独播”成为其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词。内容版权始终是无论视频网站行业无论经过何种整合、竞争的核心。为了争抢更多用户、与对手竞争占据优势,各大平台拼命烧钱抢独播剧,力求“人无我有”,版权价格也为此暴涨。

据Ai社长了解,当年10万元就得到《武林外传》80集的网络版权,单集仅为1250元,如今《芈月传》的单集版权费就超过1000万,10年飙升了8000倍。现在,一集数百万、近千万已不新鲜。对于***行业,高额的版权费不断的一次次创下的新高纪录。

拼版权就是比烧钱能力。过去十余年,中国***版权成本翻倍暴涨,大量独立***网站不堪重负,最终只能卖身或倒闭,市场果实被BAT收割,有媒体将这一现象称为“BAT吃肉,其它平台只能喝汤”。但事实远未如此乐观,BAT旗下***平台营收虽逐年增长,投资规模急剧扩大,但同时亏损也在持续扩大化。据媒体报道,2017年中国主板上市***公司正陷入新一轮困境。事实上,在中国***的钱是越来越不好赚了,而***各大平台就是其中的最大受害者。从2004年起到2017年,为了争抢内容版权,各大***平台入不敷出已成为众所周知的秘密。

Ai社长认为,各大***平台的内容属性,使其极度依赖内容版权,合理的版权价格秩序变得尤为关键。热门电视剧集动辄百万千万,破坏了价格平衡,也导致行业竞争失序。另外,在合并融资、拼抢版权、自制内容、付费会员等尝试之后,参战的各方仍未能盈利,其本质原因就在于本身商业模式单一,单单靠流量广告以及付费会员两种主流方式进行实现盈利、回收成本,就变得更加难上加难。在独家模式之下,远超出原有价值的巨额版权费,几乎不可能为***各大平台带来足够收益,这就悲剧了。